第217章 沙俄來訪(一)(1 / 1)

(以下,別跟我扯曆史)

正是康熙二十七年十二月,萬眾期待的沙俄使臣終於進了京。

雖然對方身份很尊貴,但康熙也隻是讓胤礽帶著胤禔跟胤祉前去迎接,而自己則是帶著臣下在太和殿等著。

“二弟,你說那沙俄來的使臣真的是那個什麼沙皇嗎?”

胤禔一手摸著兜裏的手銃,一邊緊跟在胤礽身後,他們兄弟感情好歸好,在這種時候,君臣尊卑之禮還是得守好。

所以胤禔跟胤祉都是退後兩步跟在胤礽身邊的。

“大哥,你可別說了,讓你回宮聽學你不聽,大清日報也不看,現在知道來問二哥了?是不是有點晚了?”

胤祉嘲諷著,他的大清日報裏可是寫了很多東西的,雖然沒有直接說明此次沙俄來使的身份,但也是有隱隱透露的,隻要是個聰明人,基本上都能猜得出來。

“行了,大哥,三弟,此次沙皇親自來訪,我們還不知他們何意,都小心著點。”

胤礽其實一直搞不明白,有什麼事是需要沙皇親自出使大清的呢?就他們兩國那近幾年一直在交戰的情況,難道就不怕他們把人扣下,然後威脅沙俄方嗎?

還是說,就像皇額涅說的那般,沙皇的出使,與沙俄那位攝政女王索菲婭有關?

胤礽一路思索著,他們很快就到了城門口,隻等沙俄來使的隊伍到達。

從城門口到皇宮的一整段路,都已經警戒起來,為著不出差池,全體百姓都被要求不許走上大街,但可以在警戒線外圍觀。

京城大營的士兵都牢牢圍著這一段路,神情警惕嚴肅,生怕有什麼歹徒混入。

在城外數裏的官道上,正是入鄉隨俗坐著馬車的沙俄一行隊伍。

中間被團團守護著的那一輛豪華馬車裏,坐著一個正在看著大清日報的十七八歲模樣的少年,眉眼深邃,鼻梁俊挺,雖然長相不似其他洋人那樣多為金發碧眼,但那麵貌中透出的濃濃異域感,還是一眼就能看出來此人非我華夏兒女。

他就是前麵胤礽哥仨提到的沙皇了。

如今的沙俄皇帝,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也就是後世人所熟知的那位彼得大帝。

他在1682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一年的時候即位的,到如今還是個未掌大權的君王,隻因沙俄的實際控製權,都在野心勃勃的攝政女王索菲婭手中。

索菲婭是彼得一世的異母姐姐,比他大了十五歲,不止有野心,也有手段,所以即位這許多年,彼得一世也隻能隱忍發育,無法親政。

此番彼得一世親自出使大清,除了他的確很好奇這些年疾速發展的大清以外,還有的就是被他那異母姐姐故意算計的了。

隻因大清與沙俄連年開戰,勢如水火,索菲婭一派並不認為大清皇帝會多麼友好對待彼得一世,若是再來幾個激憤點的分子,彼得一世死在大清地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這種種,才有了如今沙皇親自訪清的結果。

彼得一世自入了大清境界以後,便一直讓人去打聽著大清的情況,雖然他以往也經常在了解大清的發展,但到底距離得遠,消息不是那麼清楚。

現在可好,就在大清境內,可以更好的打聽了解了。

然後他就癡迷上了讀大清日報。

彼得一世在決定出使大清以後,就開始學了大清的文字跟語言,不過這東方古國的語言文字太難學了,他學了好幾個月,都沒學出個皮毛來,隻會一些些簡單的語句,對於深奧的大清日報根本看不明白。

所以彼得一世隻能退而求其次,先從大清日報的分支——西洋報看起,好在這西洋報上不止有大清的文字,還有大不列顛語和他們沙俄的文字,他看得很清楚明白。

這麼一看吧,就看了一路,彼得一世隻覺得自己還是小覷了大清,他們連外國的語言文字都能學明白,還學得這般優異,可他自詡聰明,要學會大清的語言跟文字,卻是頭昏眼花頭腦發脹。

太深奧了,他要學的還有太多東西。

彼得一世總歎息,他在入京的路上,居然看到了很多大清的普通百姓也都人手一份大清日報,看得入神不說,還能看到他們聚在一起討論。

雖然討論的話他聽不懂,但他能感受得到那股熱烈的氛圍,這讓他心中的讚歎與忌憚更深了幾分。

連普通的人民都會這麼多東西,大清實在是深不可測。

但其實……這都是誤會。

大清日報本就是給百姓看的,胤祉帶人編的時候,都盡量往日常、口語化、簡單易懂的方麵去寫,不然真要像文學大家作文章那般撰寫,怕不是沒幾個人能看得懂其中大意。

還有就是,百姓們在討論,他們隻是在八卦大清日報上寫的關於某些大臣的內宅私事是不是真的,這才熱火朝天呢。

讓他們討論朝政大事?

還是算了吧,先等他們把字認全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