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什麼時候能走到遼東啊?”
“我也不知道,咱們那裏以前也沒有人去過”
“哥,我聽咱們千戶大人說到了遼東就好過了,是嗎?”
“誰知道呢!”
陳幀和陳檸是兄弟倆,陳幀是哥哥,排行第六,陳檸是弟弟,排行第七,下麵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他們家十個孩子,他們的娘生育能力杠杠的。
這次河南發大水,他們家的房子被衝跑了,地裏即將成熟的莊稼也沒了,官府的救濟杯水車薪,一大家子三四十口人處在絕望的邊緣。
官府提前征兵役,每個人五兩銀子的安家費算是救了他們的命。他們哥倆沒有媳婦,光棍一根,跟著村長就走了。
到了縣衙,兵曹給他們哥倆登記了姓名身份家庭住址,發了十兩安家銀子和一套棉軍裝,告訴他們,正月十六到縣衙集合。
從此以後,他們哥倆就是軍人了,敢不來報到,就是逃兵!
哥倆拿了銀子,買了糧食和一大塊豬肉,回了陳家村。
爹娘偷偷抹眼淚,孩子再多,也是親生的呀,這哥倆為了家裏人能活下去,當兵遠走遼東,不知道這一輩子還能不能再見著了!
兄弟姐妹也默默無語,幾個嫂子和小孩子們倒是高興的吃著肉。
正月十六一大早,哥倆給爹娘磕了頭,就頭也不回的走了。到了縣衙,一人發了一根臘木杆子作為兵器,跟著大部隊就出發了。
他們這一個千人隊,都是一個縣裏的,家裏的情況大同小異,算是同命相連。
隊伍在路上走了一個多月,到了山海關。出了山海關,雖然沒有兩眼淚不幹,但是心情相當低落。除了路途上偶爾出現的驛站和城關,其餘的都是一片荒原,殘留的白雪下麵,壓著焦黃的枯草,常常幾十裏不見人煙。幾千人的隊伍在這荒原上,像一根被拉扯的細線一般向前走!
被求生的欲望催生的熱血也逐漸涼涼了,取而代之的是心底的絕望!
“哥,咱們還能回去嗎?”
“回不去了,走吧,回去了就是逃兵了,爹娘也得被趕出村子,族譜上也得除名”
“哥,我不是說逃回去,我是說咱們在這裏能不能活著服滿兵役,然後退役回家!”
“能!為什麼不能?遼東也不是沒有活人,別人能在這裏活著,咱們為什麼不能?老七,聽哥的,咱們咬牙堅持活下去,我聽別人說的,許多來逃荒的都活的好好的,還有人發財了,衣錦還鄉!別人能,咱們也能!”
隊伍裏麵像他們這樣的不在少數,他們家鄉對生兒育女有著巨大的熱情,家裏有十個八個孩子的家庭很多。
兄弟們、老鄉們互相鼓勵,終於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走到了海州。他們這樣的外鄉兵是不允許進城的,隻能在城外安營紮寨。
“哥,你看那是什麼兵?”
遠遠的一隊兵馬過來了,飄揚的大旗上,鬥大的趙字,邊上一行小字:懷遠將軍!
這是趙元義的將旗,趙元義的鐵甲騎兵負責護送他們出關築城。
農墾軍出寨列隊,人人挺胸抬頭。跟著來的家屬們躲在寨子裏麵,大氣都不敢出。
一千武裝到牙齒的鐵甲騎兵,放下麵甲,如同鋼鐵巨獸一般,“轟隆隆”奔騰而過。
趙元義的鐵甲騎兵就是來秀肌肉的,震懾這些小土狗子,老老實實的聽話、幹活,不要想三想四的。
鐵甲騎兵回去了,領隊的千戶們開始訓話,這樣一支鋼鐵雄師,給了他們極大的底氣。
“看見了吧!這就是遼東的鐵騎軍,一千鐵騎幹掉了一萬多韃子,自己毫發無傷!他們會護送我們出關築城。
以後的十年時間,我們就要在那裏生活,好好幹活,都能活著回家!到時候帶著你們的軍餉積蓄,回家買地、蓋房子、娶媳婦兒。
咱們農墾軍歸靖遠侯爺管轄,侯爺不會克扣你們一文錢,再往前走,你們就知道遼東是很富裕的,比你們家的小縣城還要好!都給我好好聽話,不然老子可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