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還未回到宰相府,穆連紫便說要回九重樓一趟。柳清暘交代她務必不要耽誤進宮時間便不再管她。
現在已經過了午時,穆連紫的肚子早就餓得不行,拍了拍腰間裝著三張千兩銀票的小布袋,她決定去跫音閣——的斜對角小巷口的餛飩攤去解決自己的午餐。
“趙大爺,我要……”穆連紫走到餛飩攤前,才開口喚店老板,老板發現是她,熱情招呼她:“紫丫頭,你可有段時日沒有來了。老樣子,清湯大肉餛飩是不?今天給你包多一些肉!”
她微笑著點點頭,接著找了個位置坐下。
九重樓規定,未滿十五歲者不可獨自下山,十五歲之後每個月有一次下山的機會,限定十二時辰。還未能獨自下山前,她想下山要麼是師父帶著,要麼是和師兄師姐們一道。跟他們下山,她基本隻能跟著他們的行程來。能獨自下山後,她基本將時間用在了找美食上。
幾年前,她下山路過這邊時,剛好看到幾個彪悍街霸在找餛飩攤的茬。當時趙大爺已經被打倒在地上,嗚嗚求饒。
穆連紫詫異,附近的人竟然沒有一個人上前幫忙。
她不假思索衝上前,左右各一腳踢開了圍毆趙大爺的街霸,擋在了他前麵。街霸看穆連紫是個小姑娘,哼一聲就繼續向前,打人目標換為了多管閑事的穆連紫。
穆連紫神情未變,三兩下就打倒了他們。街霸求饒而退。
當時趙大爺連聲感謝穆連紫,並為她做了一碗餛飩。
第一次吃趙大爺做的餛飩,她竟然吃出了一種熟悉的美味,當口中彌漫著肉餛飩的美味時,她竟然有種熱淚盈眶的衝動,當時脫口而出“味道不錯,有大肉的就更好了”。
此後,這家隻賣小肉餛飩攤隻有穆連紫來時才有“大肉餛飩”這個選項。
將一個皮薄餡兒厚的餛飩送入口中,味道美味,讓她升起一種幸福感。
離開餛飩攤,穆連紫又去買了些小吃,然後去了書肆買了些啟蒙書籍,接著又去筆墨閣買了好些筆墨紙硯。最後,她帶著大包小包一堆東西去了城南。
萬事無憂坊附近有一座破舊的大房子,原來是前朝某個大臣的私宅,歲月流轉,大房子日漸破敗,後人不見,這裏漸漸變成了無家可歸的孩子寄居之處。
這裏同樣是穆連紫在下山亂逛時發現的。
看到大大小小十幾個孩子如螻蟻般生活生活於此,穆連紫於心不忍。最後她決定改善孩子們的生活。她將攢下的月銀都花在了這裏。後來創立了萬事無憂坊後,執行任務的報酬也傾盡於此。
這幾年,大雜院在穆連紫的主導下,有了不小的變化。
房屋雖然依舊破敗,但是就寢、飲食、活動等空間分割開來了,院內不複從前的雜亂,變得幹淨整齊,她還給取了個頗為文雅的名字——馨園。
古人有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味地投錢救助他們隻會是個無底洞,救一時救不了一世。
為了孩子們有一技之長,穆連紫向師父請示,請九重樓的同門輪班教授他們武藝,後來樓裏派了二師兄穆連緗常駐。除了練武,也要識字斷文才行,不指望他們科舉高中,但至少多一個生存的技能。
穆連紫曾想讓二師兄兼授詩文——穆連緗的“文”比“武”更優秀。但被穆連緗以“精力有限”拒絕了。
好在後來讓她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溫故知。三年前,溫故知進京趕考途中遭了盜匪,盤纏、行李都沒了。僅留一條小命的他跌跌撞撞進了城,最後昏倒在了大雜院門口。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穆連紫碰巧下山看望孩子們,發現了他。
一個需要夫子教授孩子們,一個需要糊口之職、落腳之處,兩人一拍即合。從此,溫故知也在這裏住下,一邊教授孩子們知識,一邊備考迎接新一輪的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