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為什麼減速?2(1 / 2)

!!!書籍打開一個我們不知道的世界五彩繽紛讓我們去坦然麵對平凡的生活,米花在線書庫是您最好的朋友!!!

現有的經濟增長減速的現象,很多人都看到了,隻是大家看法不一樣。第一種看法,認為這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中國經濟跟發達國家差距在縮小,總量上已經超過日本,超過六萬億美金GDP的增量。按照這個速率的話,我曾經作過一個比較保守的預測,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應該可以跟美國持平,人均GDP是美國的1/4。現在我們在跟發達國家,跟所謂前沿國家的差距在縮小。經濟學有一個說法是“收斂理論”,越靠近這個牆速度越慢,離這個牆越遠可以跑得更快。發展中國家有一個空間可以追趕。他們認為減速很正常,中國的分母已經很大了,六萬億美金了,不可能跑那麼快,減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第二種比較流行的看法是外部的振蕩。我們的減速是因為外部的原因引起的,現在全球經濟都不好,中國經濟有一塊是出口的。當然這部分我一直作研究認為,出口的功能被誇大了,中國經濟出口總量很大,大概占GDP的40%,但是按照附加值測算,大概隻有12%。我們作了很多研究,實際上這個影響不大,大概影響三四百萬人的就業,對GDP的影響不是那麼大。現在有一種看法,外部的需求在下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中國經濟因為一直是靠外部需求,我一直痛批“三駕馬車”論。現在三駕馬車都不行了,拉不動了,所以經濟自然就減速。第三個看法跟這個邏輯是一樣的,隻是把重心轉移到了國內,認為是貨幣政策導致的。緊縮就不能放貸,就抑製了國內的需求,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需求,特別是投資需求受到抑製。政府現在把它放開,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減速的趨勢就會被製止。我現在還是要說,隻要貨幣政策放開的話,通脹的壓力馬上就又會起來,背後還是有減速的原因。≈米≈花≈在≈線≈書≈庫≈bo

那麼,中國經濟減速時代究竟有沒有到來?我要糾正一個看法。中國是一個大國經濟,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是尺寸特別大。當然我們說尺寸大是經濟很重要的特點。人均水平相對就比較小。所有進行經濟增長預測的理論,都不是用收入的絕對值來預測的,我們是用人均水平。前麵提到收斂的理論,也是用人均來預測。現在有很多討論說,中國經濟減速時代是不是已經到來?因為中國經濟分母已經很大了,已經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了。2010年哈佛大學教授發表了一篇論文,經驗上有一個統計特征,人均收入達到10000~16000美元的時候,都是使用購買力,所以叫“購買力平價”。國際上所有關於國家經濟指標都是換算成購買力,不然不能進行國際跨國比較的。用這一指標,人均收入在10000~16000美元經濟會減速,經濟增長速度平均會下降到5%以下。按照他的估計,中國現在大概人均GDP水平,官方是5000美元,按購買力平價,這個是兩年前的數據,那個時候估計中國是7000~8000美元的人均購買力。比如中國理發很便宜,美國很貴,很多服務不能貿易,國內價格低,所以必須有購買力,不用購買力會低估這個水平。推算一下國際的經驗,中國高速的增長期應該還有十年。亞行也公布一個預測,中國目前GDP水平差不多就是在接近10000美元。中國大概在2030以後,GDP增長下限大概是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