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4(1 / 2)

“什麼,寫詩?”陳默嚷道!

“對,陳公子大才,小女子想討一首詩詞,為燕來樓用!”

吳雨昔今天也是突發奇想,自己的燕來樓雖說經營尚可,但總感覺差點東西,缺少一種才韻在,之前正好見識了這個店小二的才華,此刻又有這樣的把柄在自己手裏,時機正好!

陳默苦笑一下,古人對詩詞還真是狂熱啊!還好自己有儲備!

而且這是雨昔姑娘第一次向自己求詩,得拿出一首鎮得住場子的來!看來得上名詩了!

望向窗外,眼下正是暮春時節,花香氣暖,隱隱聽見其他房間裏推杯換盞的聲音;夕陽西下,幾縷斜暉漫不經心的打在燕來樓上。

有了,就晏殊的這首浣溪沙吧!陳默緩緩的念了出來: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陳默念完,轉頭一看,隻見吳雨昔怔怔的看著自己。

吳雨昔本來也是臨時興起,讓陳默給她的燕來樓作一首詩詞,心想如果能達到之前那兩首詩作的水平自己也就勉強采納一下,掛在燕來樓顯眼的房間裏。

可是,這首詞,放在家裏皇宮也夠用了吧!

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句式複迭錯綜、語調輕快流利,透出輕鬆喜悅的感情,瀟灑安閑,似醉心於宴飲涵詠。如此邊聽邊飲,這現境觸發了對“去年”所經曆類似境界的追憶:

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麵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台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

“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

雖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於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

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隻能寄希望於它的東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複。細味“幾時回”三字,仿佛折射出一種期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

最妙的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天然奇偶句,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聲韻和諧,寓意深婉,纏綿哀感,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歎傳神方麵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

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並不隻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

雖然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才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

全詞用通俗曉暢,清麗自然的語言,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這也是吳雨昔呆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