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原來文章還可以這麼理解(1 / 2)

秦風站起來拍了拍衣服說道:“走吧,給那些小家夥們增加一點難度,讓他們製作一些犁杖。”

小嬋奇怪地問道:“製作犁杖幹什麼呀?咱們家裏有。何況到春天的時候才用。這夏天剛過完,有一些早了吧。”

秦風輕輕地搖了搖手:“錯,大錯特錯。秋天耕地。才是最好的。

要想莊稼長得好,我們需要秋天末耕一次地,然後到春天之後再耕一次地。”

小嬋疑惑的看著秦風:“用得著那麼費力嗎?”

“這你就不懂了吧。一到秋天萬物肅殺,都為了冬天的來臨做準備,田地裏的那些蟲子也是如此。

所以耕種莊稼,秋天的時候第一就是燒荒,把附著在莊稼秸稈上蟲卵以及飛蛾燒死,這還遠遠不夠,因為一些蟲子會鑽到地下越冬。”

小嬋疑惑地看著秦風,他不明白這個秋天耕地有什麼關係。

秦風繼續給他解釋:“咱們這裏到了冬天的時候非常煩人,大雪紛飛寒風如箭。

咱們要想安穩的度過冬天,就需要穿暖和的衣服。而那些動物們需要大量的儲存脂肪,讓自己長得肥胖,為冬天的時候能夠忍住饑餓做準備。

他們還需要替換身上的皮毛,讓自己的皮毛更加細膩,用於保暖,用來抵禦冬天的寒冷。

那麼這些蟲子呢?這些蟲子要想渡過整個冬天的那麼他們的方法就是產卵,自己被凍死,下一代在春天的時候孵化。

比如說蠶就是這樣,咱們家也養了一些蠶,你應該知道。

還有一種方法,鑽到地下變成蛹。來年春天化繭成蝶。”

“那些蟲子鑽到土裏就沒事了?”小嬋不懂就問。

“冬天的確結冰,但是並不是整個土地全部凍住,咱們這裏冬天的凍土超不過三寸,大地是活的,是有溫度的,地下暖和著呢。

地下的溫度能夠達到16℃,足夠讓他們就能安然的度過冬天,春天的時候再從土裏麵鑽出來。變成蝴蝶產卵,產生下一代,這樣生生不息。”

“原來是這樣啊。那為什麼還要耕地呢?”

“咱們在冬天來臨還沒有上凍的時候把地翻一遍,就會把裏麵的蟲子從地下翻出來,而他們已經進入了沉睡狀態,不可能再鑽入地下,這樣大雪來臨的時候就把這些蟲子給凍死了。

那麼春天的時候,咱們地裏的蟲子就會減少,來年就會大豐收。”

小嬋說道:“這不好吧。這是不是有一些太殘忍了?”

“你呀。怎麼說你呢?你說咱們的地裏長了蟲子。所有的人都跑到地裏去抓蟲子去。抓到蟲子怎麼辦,把它供養起來嗎?”

“當然是弄死了。”小嬋說道。

“那不就得了,那不殘忍嗎?”

“哦哦哦,也是也是。”小嬋露出恍然大悟的樣子。

“好了,現在咱們給他們上一課去。”

“長歌,咱們不去備案嗎?”

現在到秦府階梯教室授課已經成了勳貴們的時髦,人多了就得規範化,那就是提前報備。

報備之後秦府就會安排時間,在府門口貼出布告,這樣不至於亂套了。

“咱家的事咱是自己說了算,再說了這不是授課是布置任務,和他們不衝突。”

秦風走進階梯教室的時候,叔孫通正在給孩子們講文化課。

叔孫通講的是秦風寫的千字文,他越研究越發現,千字文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裏麵蘊含著許多道理。

所以叔孫通越研究越癡迷,有一些不懂的地方,還屁顛兒屁顛兒的跑過去找秦風討教,叔孫通才不相信秦風隻是把一些字羅列在了一起。

一問秦風果然如此,裏麵深藏了極大的自然奧秘,通過秦風的講解,還有自己的見解,叔孫通把千字文做了注解,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他現在在秦府主講的就是千字文,講別的他也不敢講,講儒家禮儀那就是砸場子了,這裏是墨家為主的地方,他不是客串教授,是主講。

那些客串來的可以胡說八道,講述自己的想法,其實那不算是授課而是辯論。

這樣的人就要接受別人的指責、質疑和挑剔,一個人對付一群人,除了很強的心理素質,還得要有完美的理論。

而這些人往往灰頭土臉被問住,尤其是下麵坐著的那群秦府的孩子們,問的問題往往刁鑽古怪。

叔孫通之所以不講儒家禮儀,就是怕挨揍,秦風這家夥。脾氣上來了,真敢揍人,問題是他不敢還手啊,秦風是他認的師祖。

叔孫通看到秦風走進階梯教室,明顯愣了一下,秦風擺了擺手讓他繼續講。

如果是別人講課的話,他可能就會終止,但叔孫通講的孩子們非常願意聽,而且講的很多都是自然規律,很普及化的東西。

秦風和小嬋到階梯教室後麵坐下,聽叔孫通講課,胡毋敬湊過來:“帝婿興致來了,過來講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