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原因很簡單,你總不能說你幹你的活出現了什麼問題,就寫一奏章長說什麼地方出現了什麼事故,然後把奏章遞上去那就完了。
這樣在秦風這裏是行不通的,秦風要求他們必須的要提出解決辦法,而且至少也有兩種解決方案。要不然會打回去重新寫。
奏章合格之後,秦風才會批閱,如果方法可行,就把可行的方法勾勒出來,批閱兩個字【同意】,如果不可行,會寫上自己的處理意見。
禦史大夫府的禦史們會跟進執行情況,以及執行的進度。
這樣一番操作下來,下麵的官員就全部忙碌了起來。沒有他們偷懶的機會,幹實事的人多了,講困難的人少了,於是秦風就更加清閑了下來。
這一天。秦風正在秦府別院自己的小院子裏麵閉目養神,趙寒秋騎著快馬急匆匆的趕著過來。
秦風看到趙寒秋一身風塵,直接就從躺椅上站了起來,然後道:“中侍,出了什麼大事情嗎?”
趙寒秋氣喘籲籲說道:“帝婿,的確出大的事情了。大河決堤了。巨鹿郡送來了奏章,大河平原一片汪洋,有10萬人受災。數萬畝良田被衝毀了。
大河平原九條河流已給大河的衝毀,所以大河平原所有河流全部泛濫了。”
秦風立刻拿起奏章仔細看了一遍,然後快跑到一個大廳裏麵,看著大廳中央掛著的那個大廳地圖。
一邊看,一邊對照圖紙上的那些河流,畫出了一個洪水泛濫的區域。
這不是幾萬,少說也有10萬。恐怕邯鄲郡、太原郡甚至上穀郡、代郡、漁陽郡都會受到影響。然後歎了一口氣說道:“這一下子真的是麻煩了。”
所謂的的大河就是後來的黃河,那個時候還沒有黃河這個名字,先秦時期河水還沒有泛黃。名字還不叫黃河,就是叫大河。河水清冽猶如泉水。
但是河水泛濫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
秦風回憶了一下,大河洪水泛濫,最遲的一次記錄,應該是在周定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601年。
那個時候就是一個大的災難,引起了河水改道。
大河直入渤海,和他後世的黃河是完全不同的。他是後來黃河和海河的集合體,九條大河彙集於出海口,所以也叫九河。
【尚書·禹貢】認為是徒駭河、太史河、馬頰河、覆釜河、胡蘇河、簡河、絜河、鉤盤河、鬲津河和大河幾乎是相互交織。
所謂的九河也就是他上一世的海河,流經此地的有五大水係:呼沲河(滹沱河)、泒河(後稱沙河)、滱水(後為唐河)、治河(後為永定河)、沽水(後為北運河)分流入海。
那麼是五大水係受的最大影響的是鄴、獻州,也就是他上一次所說的大名和獻縣之間大部分地區地陽會淹沒在洪水中。
這一片水係一直通向渤海,不是一小片的地方。恐怕是10萬人的估算都是少的。
天災這種東西人力不可為。已經發生了當然要做好善後處理,想好之後,秦風把大廳的那一張圖紙直接摘了下來。
小嬋當然知道秦風要幹什麼,立刻幫助她折疊起來,裝在一個小麻袋裏麵。
秦風立刻叫上西乞滿和英布,快速走了出去。然後對趙寒秋說道:“你立刻回去召集所有朝臣到議事大殿討論這件事情。”
趙寒應諾一聲,立刻飛身上馬快速離去。
趙寒秋對通風報警非常的嫻熟,攜帶的三匹馬快馬,三匹馬輪換著騎,機速度非常的快。
秦風也騎上汗血馬,叫上護衛,也匆匆的向鹹陽城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