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儒家法家爭鬥 秦風封王(1 / 3)

贏黑掌管宗正,可以代表整個皇族。封王這件事情是一件大事,所以必須和贏黑商量一下。

贏黑和秦風其實不熟悉,正因為如此秦始皇才借胡亥這件事情讓的贏黑找了秦風一次,讓他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免得自己下達命令的時候,皇族這一方麵有什麼阻力,如果我真的有,那就不怎麼太完美了。

秦始皇已經把皇族的權力限製的死死的,說白了就是一群混吃等死的人。再引起什麼衝突,自己都不知道怎樣才去下手。

沒有想到事情如此順利,贏黑沒有任何猶豫就同意了,於是封王的事情就開始走向了流程。

封王的事情當然不能隻是秦風,那就太明顯偏向了,需要梳理各個大功勳的功勞,最後才能製定一個標準。治理一個國家總不能信心血來潮。

秦始皇執政這麼多年,對於這一些流程還是比較注重的。

整個流程走下來之後,秦始皇發現王翦的功勞比秦風高出很多,王賁的軍功幾乎已經和秦風持平,餘下大功勳的功勞就比秦風低了一些。

也就是說,如果給秦風封王,那麼王家就是一個邁不過的坎。

秦始皇沉吟著用手指敲打著桌麵,最後定了下以秦風現在的軍功為標準進行封王。

王爵是榮譽爵,至於王家……把王位給王賁或者是王翦,二選一,總不能一家會出現雙王。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秦始皇就把旨意放到了奉常。

奉常是專管禮儀的,大秦封王是屬於史無前例的,前麵朝代沒有什麼可以借鑒的,屬於前無古人的那一種。

有史料記載以來,最詳細的就是大夏、大商和大周,前麵的唐堯虞舜甚至再高一些的其他朝代,已經處於虛無縹緲之間,沒有具體的記載。

從大夏的時候有了具體的記載,但是大夏根本就不會分封,大夏統一的麵積也很大,但是當下主管的麵積其實並不太大。其他的也可以認為是諸侯,也可以認為是附屬國。

因為這一些原始部落或者說是【國】早已經存在,大夏是一個帝王聯盟形式,他統一的各個諸侯根本就不是分封的,大商也是這個原理,計乎差不了多少。

至於說大周,有詳細的分封製度,大周自己稱王,根本不敢稱帝,因為他認為是天子,蒼天之子。

天就是天帝,屬於帝王的一種,所以大周的最高統治者不可能自己稱帝和天地平齊,他們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

至於說到後期之後,也就是戰國時代,出現了王,也是自封為王,沒什麼參考價值。

所以這件事就放到了奉常,讓奉常製定新的規則。

李斯接到這個聖旨之後,禁不住皺了一下眉頭。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現在主張的就是郡縣製,取消分封,這樣會保持權力極度的集中。

天下所有權利集中於皇權,這樣才能夠保持天下真正的一統,沒有戰亂,老百姓可以安居樂業。這也是他和秦始皇達成的共識。

可是現在竟然變了,大秦開始封王,這讓李斯頭皮也有一些爆炸了。感到自己的信念開始崩潰,道心開始有些不穩定了,精神出現了一些錯亂。

叔孫通看到封王之後,心中立刻活躍起來,他們儒家所有的理論傳承於大周的周禮,周禮的基本製度就是分封。

而且封王這件事情,叔孫通早已經從秦風那裏得到了消息,他已經知道分封是怎麼回事,和周禮不同,掛羊頭賣狗肉,不過他認為也可以。至少符合了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