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現在的變局已經出現,在秦風的努力和運作下,李斯沒有當上丞相,馮去疾也沒有,九年來還是老班底。
老成持重的王綰和狠毒低調的隗伏這兩位丞相共同監管天下,應該不會出什麼大的問題。
至於說李斯和趙高,他根本就沒當回事。以他現在的職位,隻要他樂意,就可以就可以接管大秦,弄死李斯和趙高,一句話的事。
秦風在修補天下布局,張良也非常的忙碌。
鬼穀事件之後,他的師父黃石已經領養了鬼穀的8個太上長老出了九州地界,去想法吞噬和引導九州以外的龍氣向九州大地彙集,用來擾亂大秦天下。
黃石臨走的時候,把道家反秦的人以及各派反秦的人的聯係方式全部都給了他,令牌也傳給了他,他現在已經是幕後反秦的領軍人物。
在他推演出熒惑守心,流星閃過天空將會落在東郡,立刻就計上心頭,所以他領了一群道家大君子到了東郡,打算等隕石降落做一些文章。
通過星經推演,在小山丘上等了許久,結果根本就沒有等到隕石降落,隻是在東郡的位置看到了流星緩緩的消失。
有人提議,直接在這裏刻石就行了,反正就是一句話的人,張良認為太草率了,這件事情絕瞞不過當朝帝婿,哪一位可是墨家的巨子,不好糊弄。
於是他計上心頭,把黃石在東北發現的那一個大隕石弄了過來,直接直接雕刻了【秦始皇死天下分】為了真實還進行了做舊,
並且把四周雕刻留下的碎石屑敲成了粉麵,順風揚了,主打的就是一個死無對證。
做完這些,引導當地的農人讓他們發現。
東郡太守東方白率領的軍隊包圍現場,他命令放風的人迅速撤離到百裏之外,果然和他計算的一樣。
東方白到了這裏之後,立刻封鎖了方圓50裏,向外探索了百裏,並且秘密地把隕石運到了鹹陽城。
張良使用易容術化好妝之後,也跟著東方白到了鹹陽城,到了鹹陽城他就收斂了起來。
他來到鹹陽城已經很多次了,鹹陽城變化很大,他已經不能認識了,他也過了青年期,成了40多歲的中年人,兩鬢都有一些斑白了。
一種不可名狀的情緒湧上心頭,他這個曾經韓國的丞相家的公子,致力於恢複韓國已經十幾年了,到處奔走,曆經風霜。
曾幾何時,他雄心壯誌,可是隨著韓國的滅亡,關東六國一個個被大秦覆滅,一統的天下,他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他時時刻刻記著他們家的主旨就是守護韓國。所以他開始奔走,聯係六國遺族讓大家聯合起來,恢複六國。
他們的計謀就是找一個領頭人,齊王建成了他們的首選,畢竟齊國王族眾多,人口更多,結果齊王建沒救出來,他們反而損失慘重。最後齊王建也被殺死。
他後來認為。大秦的核心就是秦始皇。隻要秦始皇死了,那九州天下肯定要分崩離析。
秦始皇一統天下,將星燦爛,大功勳無數,那些個大功勳哪一個沒有私心,讓自己的子子孫孫永遠富貴。
結果是秦始皇推行郡縣製,這些大臣心中會沒有怨言嗎,張良認為,維護天下穩定那隻能去分封諸侯。也就是實行分封製。
這個秦始皇連這個都不懂,做什麼是皇帝?太自信也太自大了。
後來發現秦始皇氣場非常的大,可以折色這一些沙場宿將,開國功勳。
讓他焦慮的是,秦始皇還很年輕,一統天下的時候才三十七八歲。比那些沙場宿將要年輕的多。
等到秦始皇老死後,那些沙場宿將要不已經因為修為高歸隱山林,要不是已經死去。
這樣的話,等到他傳到下一代的時候,大秦還真的有可能穩定下來。那麼他怎麼去恢複韓國?
所以他選擇了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刺殺秦始皇。
他的思路雖然清晰,但是效果……差強人意,每一次的刺殺都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來到鹹陽城認識了自己的師父黃石,當時他是一個高傲的任俠,他還不信黃石的學術。
經過多次挫折之後。這才認清了現實,拜黃石為師,學了薑子牙的陰符,以及道家秘術素書。
素書是天下三大奇書之一。三大奇書分別為虞唐書、素問、鬼穀秘術。
其中最厲害的是就是素書,素書也被號稱為天書。不但有修行法術,還有修身術以及權謀。
素書講究道、德、仁、禮、儀用來修身,兵法可以征戰天下,權謀可以製衡天下。
隻是這本書深奧晦澀,天賦特別高的人才能理解其中奧妙,參透這本書可以修到聖人境以上,以權謀天下成為帝王。
再也不行的人,隻要能夠讀懂其中一點點,也可以是長相之才。
後世帝王很忌憚這本書,這本書成了禁書,武則天的時候,一把火給燒了,然後素書就失傳了。
至於留存在世間的那些素書,很多都是偽作,或者說是東拚西湊出來的,已經失去了原來的真義,有名無實。
張良感悟的是完整的素書,再加上他資質高,已經融會貫通了,可以預測未來,窺得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