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小的時候在邯鄲受辱,就痛恨上了這個地方,所以就把劉軼是一位大功勳安排到了這裏做郡守。
劉軼脾氣爆,而且生性殘忍,對這個地方的人很不好,這一塊反抗的人也多,經常出現民亂,劉軼早已經習慣了,隨便派幾個人宰了就完了。
這個鎮國武成王也是太小心了,小題大做,自己不說話,下麵的隨便一個遊繳就解決問題了。
那位小王爺就是閑的,始皇帝殯天,他守在無極宮看管老丈人的棺槨,成天無事可做,自己給自己找事情呢。
他哪裏知道,陳勝這100多人可不是一般的流民鬧事,那是真正意義的造反。
陳勝在陽城訓練了800人的士族和豪族的未來接班人做自己的手下,這些人能文能武,被羅成這樣的百戰將軍擊潰,能在追殺中逃生,都不是一般人了。
無極宮。
太極殿裏麵,秦風的臉色很不好,目光有一些深沉。
根據羅成傳來的消息,有一個身穿道家服飾的中年人參與了其中,還能夠控製軍隊不畏生死,似乎像是通緝令上的張良。
這件事情就有些嚴重了。
張良屬於謀士,而且武力值很高,又把黃石的那一套玄學學到手了,這讓他不得不重視,要不然真的不可控了。
大澤鄉的事情有張良參與?
秦風回憶以前的曆史,史書上並沒有這樣的記載,這曆史似乎有一些跑偏了。
王翦和尉繚看到秦風嚴肅的樣子,也是不以為然地說道:“被羅將軍打散了的100來人而已。你有什麼可苦惱的?
邯鄲郡的郡守那可不是一般的將官,殺伐氣很重,一些流民而已,能出多大的事情?”
秦風聽了之後不知道怎麼回答了,總不能說自己知道就因為這件事,戰火席卷了整個大秦,把大秦燒沒了,就連贏氏一脈幾乎絕了吧。
這解釋不清楚呀,就是自己說出來,這些百戰的老將軍也不會相信,他們把感東六國都給滅了,還在乎那一百來人?
但願羅成給力,在漁陽郡把陳勝、吳廣這兩個人殺死在亂軍當中,如果這兩位還活著,那麼肯定要出大事。
但是他作為鎮國武成王,已經多了太尉臣青大部分兵權,自己可以指揮邊境,可以指揮關中四大關口的軍隊,這一定是他做到的極限了。
對於各地郡縣的守備軍,他如果強令伸手也是可以。可是真的做下來就有一些過分了,恐怕自己都會被群臣抵製了,弄巧成拙可不是什麼好事。
他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與不成,他已經左右不了了。
陳涉和吳廣逃脫的時候隻帶領了50人,他們按照張良既定的策略,開始摧毀沿途村莊,逼迫年輕人跟著他們,壯大自己的軍隊。
在邯鄲郡比在漁陽郡招兵容易得多,更多年輕人心甘情願地跟著他,這樣他的隊伍壯大地非常快,攻擊力各個鄉,不但獲得了足夠多的軍糧,還獲得了大量的軍械。
這一次陳勝小心多了,並沒有聽從張良的建議攻打縣城,而是在在鄉村之中遊走。
他們下手夠狠,像滾雪球一樣,隻用了半個月的時間50人的隊伍已經擴充到了1萬人。
有個1萬軍隊,進攻縣城,取得更先進的軍械已成必然,這樣會讓自己的軍隊發生質的飛躍。
陳勝一邊在鄉村搶掠,一邊驅趕著村民逃離,向著邯鄲城的方向逃走。
這是陳勝的策略,九州大地人們很容易滿足,有一口吃的就逆來順受,根本不懂得反抗,也不會離開故園,背井離鄉?
就像張良說的那樣,要想獲得大量的軍隊,就得有大量的流民。
要想獲得大量的流民,必須要摧毀農村這些農人的生存環境。
這個方法雖然很殘忍,不容置疑的是,這的確是快速獲得軍隊的最好的途徑。
開始的時候,陳勝心中還有一些不忍,可是他沒有時間,現在他缺少的就是時間,第一次做心裏難受,但是做的多了,心裏的那道坎也就過去了,做起來也就順手了。
這就是常說的習慣已成自然。
當一個人位置坐的越高的時候,越把普通人的生命當做一回事,這方麵,陳勝和那一些世世代代傳家的貴族以及底蘊深的國君相比,差距明顯就拉了出來。
比如說秦二世胡亥,雖然腦子不靈光,但是也不會去禍害地下的普通百姓尤其是農人。
比如說趙高,他可以殺了大小功臣,可以殘忍地把他們滅門,但是也不會去傷害平常的老百姓。
因為他們也知道,沒有這些老實巴交的老百姓勤勤懇懇的耕種土地,他們就沒有享受的機會。
至於說和那些功勳、大功勳以及朝臣那爭奪的就是利益,利益是什麼,就是這些底層的百姓所創造出來的價值。
陳勝不同,陳勝就是光腳不怕穿鞋的。既然做出來了,那就做得非常的徹底。
那些流民開始向邯鄲城的方向湧動,陳勝也將自己信任的軍隊摻雜在這些流民當中,並且知道鼓動這些流民彙集在邯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