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屋子裏的藏品可以說是婁半城半生的心血,從抗戰時期他就開始收集這些,不僅僅是因為錢,而是他認為這些古玩是一個國家文明和曆史的縮影,為了這些藏品他也吃了不少苦頭,甚至在生死關頭他也沒有放棄這些藏品,才有了今天這些。

曲天明一件一件地看過去,果然能被婁半城看上眼的都是極品,這一屋子藏品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雖然這是都是婁半城找專家鑒定並且用不菲的代價才得來的,但是曲天明還是在這個架子上發現了贗品,是一件明宣德年間的青花瓷,當曲天明指出這件瓷器是贗品的時候,婁半城根本不相信。

鑒定古玩的專業人士他見的多了,曲天明這種連拿起來看一眼都不做就說出贗品的結論,這簡直就是對他的侮辱,你要是說出一些不易被人察覺的細枝末節也就認了,象這種看一眼就是假的這麼劣質的贗品,被他收藏了這麼久,也有不少專業人士看到過,從來沒人懷疑過。

“天明,你說這件是贗品,有什麼根據?”婁半城根本不信,這件明宣德青花是他費了老大勁才到手的。

“感覺。這件青花雖然從釉料、釉麵、紋飾、落款都做得天衣無縫,但是這件青花沒有經過曆史的沉澱,缺少厚重感,光澤會較為明亮,沒有真品那種沉穩、柔美的光澤。”

聽曲天明說的這麼肯定,婁半城也開始半信半疑,畢竟昨天在舊貨市場的時候,他拿那著枚錢幣還在鑒定的時候,曲天明就是過來瞥了一眼就斷定是贗品了。

“你要是不信可以把這個拿到國外去,有專門的鑒定機構,拿顯微鏡看一下分子活躍度就可以比對出來了。”

話說到這份上,婁半城要是還不明白也就不配叫婁半城了,他想不明白的是曲天明這個年紀怎麼會懂得這些,要知道這個古玩鑒定包括很多個學科,需要極為豐富的知識和實際經驗。

所以做這一行的,基本上都是出身大戶人家的孩子,他們見多識廣,從小就和這些東西打交道,加上長輩的言傳身教,再不然說是有名師指點,專門從事這個行業。

而像曲天明這種隻是軋鋼廠工作的,聽曉娥說曲天明家境也很一般,從小由母親帶大,父親最近才剛剛出現,不過已經不在世了,這樣的家境是怎麼培養的?

“天明,你果然是行家,小小年紀怎麼會懂得這些的?比我認識的行內老手還厲害。”

“我從小就喜歡這個,而且我們曲家祖上也傳下來有這方麵的書籍,主要也是靠自學,勤奮加上天賦吧。”曲天明說起來也是毫不臉紅。

“還有天明,昨天在舊貨市場見到我的事兒不要和她們娘倆提,我沒告訴她們。”其實主要是婁半城太過沉迷這方麵,婁夫人覺得有些冷落自己,兩口子為此還鬧了別扭,婁夫人氣得好多天不理他,婁半城後來保證不再去才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