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梅長蘇已經是成功了。
姬疾有了納梅長蘇為己用的心思,態度也就不再像之前那麼惡劣了。
“你其他功夫怎麼樣,朕不知道,但是這嘴皮子,朕是見識過了,不過,你隻看見世家宗門厲害了,但是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勢力,你卻是沒有注意到,你知道是什麼嗎?”
梅長蘇自然是知道姬疾說的是什麼了,他等的不就是姬疾將話題引到這裏嘛。
“陛下說的是諸子百家?”
姬疾看向梅長蘇,“你出身儒家,對於諸子百家怎麼看?”
梅長蘇故作沉吟,才是說道,“陛下,草民雖然是學從儒家,但也不是隻遵從儒家之道,反而是覺得儒家之道,亦有許多偏頗之處,所以,在儒家學成之後,更是兼學法家、兵家、縱橫家、陰陽家等等學說,最後形成一套自己的學說雛形,有著自己的判斷。
說實話,百家之爭,爭在學說,利在未來,弊在當下,如果百家都能為陛下所用,那麼由陛下居中製衡,絕對能夠各自發揮所長,讓大周更加強盛,可惜,百家避世,卻是不甘心於退出朝堂,不僅是互相爭鬥,更是製約了大周的發展,若是不及時解決,怕是遺禍不在世家宗門之下。”
姬疾聞言不由得眼前一亮, 什麼叫英雄所見略同,這就是英雄所見略同啊,此時的姬疾看梅長蘇那是越來越順眼了,頗有嶽父看女婿的樣子。
“那你覺得,怎麼才能夠讓百家回到正軌呢?”
梅長蘇有些猶豫,姬疾似乎是看出了什麼,當即有些不滿意。
“你放心,今日的話,不會有第四個人知道,你放心的說。”
梅長蘇聞言,再不遲疑。
“陛下,雒下學宮內,諸子百家彙聚,但又各自分離,別說是百家之間了,就算是儒家內部,也是見麵不相識,長蘇在雒下學宮求學的時候,聽說過一個人,這個人亦是出身儒家,但是其在儒學的成就上,遠勝於長蘇。
其貫通百家,已經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有朝一日,其便是諸子中的一員,百家之學,能辯不能滅,想要解決百家之事,還是要在學術上,讓百家敬服,而能夠完成這般偉業的,說實話,可太難了,這個人必須是精通百家之學,還得心中對百家沒有偏向。
若是陛下想要解決百家之事,或許這個人能夠幫到陛下,長蘇能夠想到的,也就隻有這個人了。”
嗯!
“竟有如此奇才?”
姬疾看向梅長蘇的眼神中,有些不信,梅長蘇學貫幾家,已經是很讓姬疾驚訝了,畢竟百家之學,即使是處於末列的那些,也是普通人終其一生,都不能貫通一二的存在,梅長蘇這般成就,已經是天才中的天才,可是如今梅長蘇說是有一個學貫百家的人,這要不是吹牛,那可就是妖孽了啊。
文道,其實就是百家之道的衍生,若是真有這麼一個學貫百家的人,其人會是多麼的厲害啊。
說實話,不管梅長蘇是不是吹牛,姬疾都是好奇心被勾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