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師生(1 / 2)

【我的極品體驗(劇本大賽,魏國耀)】一、人物小傳——

魏敏,一個被父母寵壞的小女孩,某民辦寄宿製學校高一(1)班學生。性格外向,率真活潑,骨子裏透著一個男孩的勁頭;胸無城府,做事不加思考,行為大大咧咧;口無遮攔,常出驚人之語,常爆粗口之詞;容易衝動,話不投機就惡語相向,表情不好就怒目相對;不會記仇,當麵橫眉冷對,轉身嘻嘻哈哈;厭惡學習,不聽講,不做作業,上課玩手機,睡覺;不守規矩,無視紀律,常與老師發生衝突。人稱“一根筋”。

楊銳,男,54歲,某民辦寄宿製學校高一(1)班班主任。性格剛柔相濟、友善、幽默,善於與學生交往,深受學生愛戴。從師座右銘為“求之以嚴,待之以寬”,管理嚴格又不失靈活,因材施教又不予懈怠。敬業盡責,待人公平,有正義感。老謀深算,常針對學生陋習對症下藥。相貌堂堂,身材修長,衣著整潔得體,風度翩翩。愛好廣泛,尤善球類運動、書法、寫作、歌唱。人稱“學生殺手”。

二、中心思想——

劇本通過師生之間相識、相對、相容到相知的激烈的矛盾衝突,探究了新時期師生的心路曆程,展現了他們在求知、益智、養性、育人等方麵的不懈追求,從一個側麵生動地反映了當代中學校園的真實生活,表達了構建和諧校園的美好願望。

三、劇本大綱——

《冤家師生》

魏敏是一個生性率直、不諳世故而又我行我素的叛逆女孩。厭學的她隨父母來到一所民辦寄宿製高中谘詢就讀之事。學校老師熱情地接待了他們,除主動地介紹學校的諸多優勢外,還煽情地說明她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如何有能力、如何深受學生歡迎。說者本有心,聽者更有意,好與老師作對的魏敏忽然產生了一個惡作劇的念頭:作弄一下這個所謂的市級優秀班主任。因此,她不顧父母的猶豫,爽快地決定留下來。於是,一場老鼠戲貓的遊戲開始了。

班裏安排座位時,她借口視力不好,要求坐在前麵;坐在第一排,她嫌粉筆灰,還“沐浴”在老師的唾沫中;坐在第二排,她說同桌身上有狐臭;坐在窗邊,她又覺得會造成眼睛斜視;坐在後麵,她又說前麵的同學擋住了視線。她前後左右地來回調換座位,想以此戲弄班主任,不料班主任不以為忤,反而認為她言之有理,笑眯眯地任她來回折騰,倒弄得全班同學對她側目而視。

初戰告捷,她得意洋洋,於是又假裝感冒不出早操。聞訊趕來的班主任滿臉同情地左噓右問,但她一會兒說發燒,一會兒說頭疼,不知所措的班主任隻好把她背到學校醫務室,圍著她又量體溫又灌藥丸。看著忙得滿頭大汗的班主任,心裏偷著樂的她有些於心不忍,暗忖這個老師怎麼這麼好糊弄,這麼善良!不過,一會兒她就後悔了,因為躲過了早操,但餓壞了肚子。更有甚者,聞訊後的母親也請假匆匆趕來,一疊聲地要把她送到醫院去看病。她有苦說不出,隻好任人擺布。

軍訓開始了。訓練中無精打采的魏敏被教官叫出隊列單獨訓練。她那些懶洋洋的滑稽動作逗得圍觀的同學們捧腹大笑,連不苟言笑的教官也忍俊不禁。無奈的教官隻好一遍遍地手把手示範,但別扭的她賭氣坐在地上不起來了。在教官的一再逼問下,她突然從地上跳起來,不耐煩地表示會做得最好!她果真做到了,以優異的表現得到了教官的尊重。在結營彙報表演時,她走在隊列的前麵領隊,以颯爽的英姿贏得了滿場的掌聲,被評為“最佳學員”。

有一次上課時,沉浸在網絡小說中的她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尖叫,把老師和同學們嚇了個目瞪口呆,幾個膽小的女生嚇得連書都掉在了地上。這是一個連她自己都控製不了的毛病:偶爾會發泄似地尖叫一聲,嚇得周圍的人一大跳。她抱歉地看看任課老師,本指望得到原諒,卻不料被任課老師嚴厲批評,指責她多次擾亂課堂紀律,視老師為“玻璃人”,當同學們不存在。覺得委屈的她認為老師小題大作,有意刁難,因此與老師頂撞了起來。有些同學過來勸阻,有些同學罵她是“神經病”。班主任聞訊趕來,把她“請”進了辦公室,結果,手機被沒收,還被責令作深刻檢查。

無可奈何的魏敏實在按捺不住了,有一次上課時因睡意太濃被任課老師叫醒而失去理智,“粗口”脫口而出。任課老師憤怒了,摔下教案就叫來了班主任。班主任也火了,聲嘶力竭地把她臭“扁”了一頓,曆數她的劣跡,毫不掩飾地表明了自己的不快。魏敏傻了,張口結舌地說不出話來。看著以前的“菩薩”變成了“閻王”,她膽怯了,委屈了,流淚了。沒等她反應過來,執意要給她下馬威的班主任一個電話叫來了她的父母。看著鐵青著臉、眼裏噴著怒火的班主任,看著父母賠著小心、誠惶誠恐的表情,她隻好吞下了已到嘴邊“不讀了”的威脅話。結果,她被停課一周,在家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