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漠烽燧(1 / 2)

北燕與雲泱之間,自北境以西的縱橫千裏間,有一處綿延不絕的沙土大漠。

大漠之中,有一座睥睨天下,號稱是最為堅固的壁壘。

世人謂之烽燧堡。

壁壘中,有一支天下輕騎望而卻步,問鼎列國的精銳輕騎卒。

世人稱之為燕雲鐵騎。

而這烽燧堡和五千燕雲鐵騎的共主更是聲名顯赫。

天下槍王,趙秀。

舉凡習槍道的修士,無一人不識趙秀之名。

北燕趙氏,雖比不上東越的皇室之姓,但也是天下的一等世族。

當然,這事情也是在數十年前了。

如今的北燕趙氏,隻有趙秀一人了。

北燕新政年,出了很多了不得的大事。

比如北燕大將軍,朝堂和邊疆為之倚重的拓跋珪,被慕容楚一紙詔令打下困龍監,扣上了有謀反之痕跡的莫須有罪名。

再比如皇室內部的皇儲之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了。

已經有三位皇子,五個世家倒在了這場看不見的烽煙戰場裏。

而趙氏,很不幸的成為了第六個世家,第六個犧牲品。

趙秀在那時已經素有名望,在邊軍中擔任中護將軍之職,手下掌管八千兵馬。

這其中有五千,堪稱是趙家兵。

北地多流民,這些落草為寇的大多數祖輩都是春秋中的某個諸侯國子民,可惜國破家亡後,當一場場戰爭落下帷幕時,他們卻已經無處可歸。

祖輩的硝煙與仇恨到他們這裏似乎已經所剩無幾了,他們想的,僅僅是如何在下一餐填飽肚子,在下一次風暴到來之前找到一處安身立命之地。

趙秀於風雪之中練槍時,氣息感知到了這些遊蕩在軍營附近的幽魂。

這種現象很常見,軍營附近畢竟沒有野獸襲擾的痛苦。

大多數將軍都對這些流民深惡痛絕,原因無他,本來是沒有野獸來襲擾的,但是這些遊蕩的幽魂往往能帶來不少饑渴的畜牲。

沒有哪個士卒會想在冬天風雪中麵對這些猛獸,特別是一群饑餓到已經自相殘殺的野獸。

還有一個原因,是這些流民的手腳並不幹淨,往往守夜士卒打了個哈欠,晃了晃神,一些帳篷裏的幹糧便不翼而飛。

這也是大多數將軍對這些流民抱以仇視狀態的原因。

但趙秀不同,他從中看到了不一樣之處。

這些流民,看似蠻橫不通人性,但實則其先祖何嚐不有各國賢名之士,知書達禮之人?

往上延去,哪一個人的祖輩沒有在春秋紀元中闊綽過?

若非走投無路,這些人豈會終日如喪家之犬般惶惶不可終日?

於是他以趙氏家族的名義,將幾位流民首領請了過去。

一番交談之下,趙秀已然心中明了。

而後,北境肆虐多年的流民之擾不複存在,而北燕趙氏家家戶戶的直係旁支中,卻多了許許多多的奴仆。

若是有心之人暗中計算,足以發現居然這些奴仆竟然有五千餘人之眾!

再過了數年,這些奴仆悄然消失,而此刻趙秀已經擔任了邊軍中護軍一職。

龍城之中,慕容楚關切的問道趙秀,組建新軍需要多少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