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厘米”考點
1.鋪備用床時移開床旁桌,距床約:(20cm),移床旁椅至床尾正中,距床尾的:(15cm)。
2.如在床中部鋪橡膠單和中單,上端距床頭:(45~50cm)。
3.頭低足高位床尾墊高:(15~30cm)。
4.頭高足低位床頭墊高:(15~30cm)。
5.浸泡無菌持物鉗(鑷),消毒液液麵需浸沒軸節以上:(2~3cm)或鑷子1/2處。
6.直腸測溫法時潤滑肛表水銀端,將其輕輕插入肛門:(3~4cm)。
7.鼻飼法成人插管長度的:(45~55cm)。
8.當胃管插至咽喉部:(10~15cm)時囑病人做吞咽動作。
9.昏迷病人當胃管插入:(14~16cm)時,將病人頭部托起,使其下頜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的弧度,順利通過食管口。
10.紅外線燈頭距離治療部位為:(30~50cm)。
11.為女病人導尿,導尿管輕輕插入尿道:(4~6cm)見尿流出後再插入:(1~2cm)。
12.為男病人導尿,導尿管輕輕插入尿道:(20~22cm)左右,見尿液流出後再插入:(1~2cm)。
13.使用雙腔氣囊導尿管時,插入導尿管後,見尿得插入:(7~10cm)。
14.大量不保留灌腸時掛灌腸筒於輸液架上,液麵距肛門:(40~60cm)。
15.小量不保留灌腸筒內液麵距肛門的距離應低於:(30cm)。
16.大量不保留灌腸和小量不保留灌腸肛管輕輕插入直腸:(7~10cm)。
17.保留灌腸肛管輕輕插入直腸:(15~20cm)。
18.肛管排氣法潤滑肛管前端後輕插入直腸:(15~18cm)。
19.為傷寒病人灌腸時液麵距肛門不得超過:(30cm)。
20.消毒注射部位皮膚直徑應在:(5cm)以上。
21.靜脈注射和靜脈輸液時在穿刺部位的上方約:(6cm)處紮緊止血帶。
22.靜脈留置針輸液時在穿刺點上方:(10cm)處紮止血帶。
23.檢查有無大動脈搏動,先觸及氣管正中部位然後向旁滑移:(2~3cm)。
24.成人胸外心髒按壓頻率為100次/min以上,按壓深度至少:(5cm)。
25.新生兒胸外按壓每分鍾按壓120次/min,按壓深度為胸廓按下:(1~2cm)。
26.子宮峽部在非孕期長約:(1cm),臨產時其長度可達:(7~10cm)。
27.骨盆入口平麵前後徑平均值約為:(11cm)。
28.骨盆入口平麵斜徑平均值約為:(12.75cm)。
29.骨盆入口平麵橫徑平均值約為:(13cm)。
30.中骨盆平麵前後徑平均值約為:(11.5cm)。
31.中骨盆平麵盆橫徑平均值約為:(10cm)。
32.妊娠足月胎兒的臍帶長約:(30~100cm)。
33.從臨產規律宮縮開始至宮口擴張:(3cm)稱為潛伏期。
34.毒蛇咬傷後立即在傷口的近心端:(10cm)用止血帶或布帶等環形結紮。
35.對抗牽引一般床腳抬高:(15~30cm)以對抗牽引力量。
36.化膿性骨髓炎引流時滴入瓶高於床麵:(60~70cm),引流瓶低於床麵:(50cm)。
37.經腹直腸癌切除術適用於距肛緣:(5cm)以上的直腸癌。
38.嬰兒營養不良腹部皮下脂肪厚度輕度為:(0.8~0.4cm);中度為:(<0.4cm);消失為重度。
39.腦室外引流,引流管要高於側腦室平麵:(10~15cm),以維持正常的顱內壓。
40.新生兒出生時身長平均為:(50cm);1周歲時達到:(75cm);2周歲時達到:(85cm)。
41.嬰兒出生時前約為:(1.5~2.0cm),1~1.5歲時應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