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星秫看著投放艙分解消失之後,就開始觀察四周的環境。
因為投放艙撞擊造成了聲響,周圍倒是沒看到什麼大型猛獸出沒,四周也沒有什麼高山,基本都是一些丘陵地貌。
四周的環境,一眼看去,入目都是一些常青樹種,灌木叢,雜草堆。然後就是一些陸星秫的認識的野菜,刺兒菜,珍珠菜!!!!
這些都是陸星秫熟悉的植物!!!真的太像地球上原有的植物了,陸星秫有了一個猜想。但是,陸星秫還沒辦法進行確認。
陸星秫覺得自己應該是降落到了南方,而且靠近赤道的位置。對應的位置應該是地球時期的華夏國的雲桂兩個省份的交界處。當然,這是陸星秫用地球時期的知識判斷的。
陸星秫看著天色還早,就打算先把二十斤金屬變成自己目前需要的工具——砍刀。
陸星秫用金屬異能把二十斤金屬分出了三斤,然後用這三斤金屬變成了一把砍刀。
砍刀可以用手拿的地方倒是沒有預留出多少位置。隻有大概十厘米這樣,而用手拿的這部分還是中空的。是為了後麵把砍刀插到木棍上而特意做成中空的。
而這種陸星秫不認識的金屬,製作出來的砍刀,陸星秫還不知道是什麼質量。
隨後陸星秫試用了一下砍刀,十分的好用,能十分輕鬆的砍斷一根十厘米粗的樹幹。
陸星秫用砍刀砍了一根一米長的樹枝,然後把小樹枝修剪掉,然後把樹枝插到砍刀中空的手柄位置。
陸星秫試了試,挺穩當的,但是陸星秫還是找了一根韌性比較好的藤蔓把手柄位置又綁了綁。
砍刀弄好之後,陸星秫又用藤蔓編了個筐子。筐子編好之後,陸星秫把剩餘的金屬放在筐子裏,陸星秫就背著筐子開始下山了。
有了砍刀開路,陸星秫背著筐子下山的路倒是好走不少。一路上,陸星秫還發現了不少的草藥和可食用的野菜,這些食物陸星秫自然是都沒放過的。
野外可食用的野菜的種類,可不算少。而陸星秫因為自己第一個世,就出生在一個學術氛圍十分濃重的地方。後來上大學的時候,就因此成為了一名植物學方向的學生。而這些變化可以說是因為家學淵源的原因,自己從小就接觸,也跟著家裏人學了不少,所以對這方麵異常的感興趣。
第一世時,陸星秫家可以說是書香門了。家裏人基本都是從事學術工作的,爺爺和奶奶兩人更是不得了,奶奶是一名植物學教授,爺爺則是有著傳承的老中醫。
而外公外婆也都是知識分子,兩人都是中文係的教授。一家人裏,也隻有陸星秫的父母是最不靠譜的。至於陸星秫的父母,陸父是荒野求生專家,而陸母也是一名冒險家。陸星秫的父母可以說是一家人裏,最吊兒郎當的存在。但是這些都沒能影響到陸星秫。
陸星秫因為從小就接觸這些,自然而然的就對這些知識十分感興趣。學習起來自然也就十分的輕鬆愜意。
這些知識,如今成為了陸星秫能在原始星求生下去的資本之一。而且在陸星秫的認知中南方可食用的野菜品種那可是數不勝數。基本上每個季節都有可以食用的野菜。
就單單說筍這一種,冬筍,春筍,夏筍都有。而要是放在北方,可食用的野菜品種那就沒有那麼多了。當然,多多少少也因為環境因素的影響。
陸星秫心想,自己運氣還挺好。做快穿任務的幾個任務世界,自己都從那些任務中學到了不少實用的技能。那些技能,也成了自己能在這顆原始星求生下去的資本。對荒野求生陸星秫也就沒有那麼手足無措了。
陸星秫采到自己可以食用野菜和一些日常常用的草藥之後,就繼續下山了。
一個小時之後,陸星秫就下到山腳下了。山腳下是一條流水潺潺的小溪。對岸看著似乎還有一片竹林。
陸星秫觀察四周,發現沒有路通往對岸,陸星秫就決定搭個木橋通向對岸去。
找了找四周,陸星秫用砍刀砍了不少木頭,用藤蔓紮成一個木排,然後就搭在河麵上,就可以通向河對岸了。
陸星秫來到竹林裏,先是找了一些竹筍,然後又砍了一些竹子,做了幾個竹碗和竹杯。
又用一整個竹節做了水壺,水壺陸星秫做了不少。然後想了想,用金屬做了一把兩斤重柴刀和一斤菜刀以及一把兩指寬,100克的小刀。做完這些,二十斤的金屬還剩下十二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