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爺手持這張狀紙,仔細地審視了一會兒,確認沒有問題後,摘下頭套,解下偽裝,露出真麵目,是征蓬。他說道:
“大家都把偽裝卸下來吧,在屋裏還怪熱的。“
白衣女子也卸下了偽裝,是趙雪宜,她用手扇了扇風,也不知是真熱還是為了配合征蓬的話。
此時的李四看著卸去偽裝的眾人,一臉茫然,顫顫巍巍地問道:
“這,這裏是哪啊?“
征蓬走到堂下,彎下腰,看著李四的眼睛說道:
“刑部大堂。“
李四瞳孔瞬間擴大,嘴唇緊閉,微微顫抖著,手指無意識地緊握成拳,指尖略帶發白。
他很後悔剛剛的行為,但他看著眼前白紙黑字的狀紙,知道繼續抵賴隻能是白白吃些刑罰,於是低下頭,交代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李四隻知道,關於兒童的拐賣是一條很龐大的產業鏈。兒童的來源都是北方的偏遠縣城,他們稱呼這些縣城為“魚塘”,從縣城中拐騙、搶劫孩童的人被稱為“漁夫”,這些孩童被稱為“魚苗”。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專門的“魚車”將孩子送到專門的“魚池”。幾乎每個大城市都有一個專門的“魚池”負責接納所屬區域,像李四主要負責慶京的“魚池”。
“漁夫”隻會捕撈四到六歲大的“魚苗”,將“魚苗”送到“魚池”後,由“魚池”的負責人會對“魚苗”進行培訓,教導他們伺候達官貴人的禮儀和技巧,並且要嚴格控製“魚苗”每天的飯量,讓“魚苗”保持一個良好的身材。
如果“魚苗”在成長過程中夭折,就由“魚池”的負責人處理,待“魚苗”長到十二歲時,就會有專門的“魚車”將這些“魚”送到“魚販”那裏,李四隻知道這些孩子們可能會被用於一些私下的交易,至於“魚販”的位置,李四並不了解。
在了解了整條產業鏈的詳細信息後,征蓬派人先將李四拉入刑部大牢,讓趙雪宜先行回府休息後,然後親自帶領人來到慈幼局,準備先將那裏的孩子們解救出來。
可是,在臨近西市的時候,征蓬看到了慈幼局方向冒起了火光,他心裏頓時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立刻加快腳步,往目的地趕去。
果然,等征蓬到了慈幼局,這裏已經火光衝天,留守在慈幼局門口的守衛也不見了蹤影。
周圍的居民們互相幫忙著滅火,才慢慢地將火情控製住。
這時征蓬突然想到了刑部大牢裏的李四,大叫一聲“不好!“,將隨行的人留在原地幫忙,自己則又衝著刑部奔去。
到達刑部大牢時,牢門口的衛兵已經全部死亡。往裏走,李四跪在地上,臉上寫滿驚恐之色,胸口插著一把匕首,已經停止了呼吸。
征蓬看到這樣的場景,霎時間感到天旋地轉。他走出刑部,漫無目的地在慶京中遊蕩著,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慈幼局。
此時慈幼局的火已經被撲滅,征蓬不顧旁邊居民的阻攔,徑直走進慈幼局。
曾經的建築已經化為一片殘骸,牆壁倒塌,瓦片碎裂,煙霧彌漫,燃燒的餘燼仍然散發著濃烈的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