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會戰中,慶國和蒙國的軍隊規模相當,因此無法像去年那樣采取依賴城池的防守戰術。
永王之所以選擇死守渭州城,是為了牽製蒙軍,阻滯蒙軍南下的腳步。
但倘若慶國軍仍然采取深溝高築,嚴密防禦的策略,就相當於將戰場的主動權近乎完全讓給了蒙國。
蒙國可以十分輕鬆地切斷渭州地區的陸路交通,二十萬大軍的後勤難以為繼,將被困斃於高牆之內。
因此,經過慶帝和諸位將軍、大臣的商議,決定將渭河以北的地區盡數讓出,與蒙軍在渭河中渡口隔河對峙。
此地西方有榆山等山脈阻隔,難以行軍;東方渭河支流交錯縱橫,形成錯落狹長的水網,運送糧草的成本極高。因此,這兩個方向隻能派遣小規模的部隊進行騷擾,而不適宜大規模進軍。
渭河中渡口,幾乎是蒙國想要南下的必經之地,也是慶國精心選擇的決戰之地。
同時,慶國軍以渭州城作為囤積軍資糧草的大本營,將渭河中渡口作為前線距離渭州較近,有利於縮短糧道,同時還可以拉長蒙國的糧道。
經過月餘的準備,兩國主力正式來到渭河主戰場,雙方分別在河兩岸高處紮營,縱橫數十裏,展開了對峙。
雙方緊靠河岸堆起沙堆,修築箭樓,不定時地就向對麵射出一波箭矢,雙方士兵平日裏行動都要隨身攜帶盾牌,隨時預防對麵的箭雨。
同時,雙方都在對方陣營中安插了大量的間諜,用於刺殺軍官、散布謠言和擾亂敵軍士氣等各種策略。
對峙近一個月,兩邊小規模地交手多次,互有勝負。
……
由於征蓬目前暫歸刑部管轄,所以並沒有前往渭州戰場。
“到了。”
在宮內侍衛的帶領下,征蓬帶著滿腹的疑惑又一次站到了保和殿的門前等候召見。今日征蓬突然接到慶帝的傳召,要求他即刻入宮。
不多時,趙雪宜和另一位男子有說有笑地從殿內走了出來。
今日的趙雪宜未施粉黛,全身上下也沒有什麼精美華麗的飾物。但這種自然而然的美感,反而使人眼前一亮。
趙雪宜看到征蓬在外等候,連忙招呼他過來,然後介紹道:
“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一個人,這是我的皇兄,姓趙,名冰洛。”(第五章)
征蓬聽到太子的名字,愣了一下,心想這不是雪宜的假名嘛。
“怎麼,孤的名字有什麼問題嗎?”
太子看出征蓬的驚訝,笑著問道。
征蓬正欲說些什麼,卻看到趙雪宜將手指放在唇間,做出噤聲的手勢。
征蓬笑著搖了搖頭,回應道:
“沒有,微臣參見太子殿下。”
趙雪宜此時抓住太子的胳膊,說到:
“哥,咱們先走吧,父皇不是還找征蓬有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