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吩咐祁揚去照看一下午膳,於是便跟著康熙一路在湖邊走著,雖然與承嫻是並排而行,可是胤禛卻不願意承認內心是多麼渴望抱抱承嫻,而是努力的讓自己沉靜,沒有任何多餘的表現,在湖邊的八角亭處,康熙停住了腳步,回頭對胤禛和承嫻說,來跟朕在這坐一會兒!
胤禛承嫻紛紛答是。
康熙先落座,胤禛和承嫻才敢恭敬的坐下,康熙一手放在石桌上,一手扶住自己的大腿,看著遠
處的湖麵,對胤禛說:“胤禛,你把這園子打理的越來越像樣子了!”
“謝皇阿瑪賞識!”
康熙再笑著說:
“不知道你是否還是像原來一樣喜怒不定?哈哈哈!”
胤禛似有些不好意思,抱拳道:
“兒臣,已將皇阿瑪親筆所賜戒急用忍裝裱,掛在書房正中,時時刻刻提醒兒臣要用忍!”
康熙點點頭,道:“好!”
沉了一會兒,康熙看著胤禛很鄭重的說:“不要再掙紮了,老十三的事情,就算你拿到證據,朕也不會放老十三出來!”
胤禛一愣道:“皇阿瑪,十三弟是冤枉的!”
“朕知道,隻是,朕更寄厚望於你,朕知道,你和眾兄弟雖然都很和睦,可是,唯獨和太子還有老十三親近不同於眾人,一時間太子和老十三都因獲罪圈禁,你難免孤寂感到孤立無助!”
胤禛懇切的說:“皇阿瑪最知兒臣心,什麼也瞞不過皇阿瑪去!”
康熙微微頷首到:
“朕寄厚望於你,老十三雖然俠義心腸,可是行事難免魯莽,終有一日會將你毀的身敗名裂,朕圈禁他,不會叫人為難他,而是讓他好好修身養性,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讓他知進退,懂節製,你可明白朕的苦心?”
“兒臣懂了!兒臣肝腦塗地盡忠於皇阿瑪!”
康熙略略放緩了語氣,看了看承嫻道:“朕知道,老十三和承嫻都是你知心的人,老十三不在你身邊了,朕把承嫻給你帶回來了,做你最知心的人!”
胤禛看了看承嫻,再謝康熙“皇阿瑪對兒臣的厚愛,兒臣必誓死效忠。”
康熙似乎是很滿意這種效果,轉過身對胤禛和承嫻說:“朕本欲給承嫻側福晉的名分,可是承嫻很是識大體,不願接受,所以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麻煩還有一些風言風語,弘曆和弘晝也就別記在承嫻名下了,不過至於記在誰的名下,你們兩個看看闔府上下找個安分的侍妾也就罷了,朕已經交代給了宗人府,你們選好了人,胤禛就到宗人府去記檔入玉蝶吧!”
“是!兒臣謹遵皇阿瑪旨意!”
“承嫻謹遵皇上旨意!”
又閑話了一會兒,康熙起身,胤禛承嫻也一同起身,到園中各處走了走便去用了午膳,午膳期間康熙正麵而坐,胤禛於康熙的右手邊坐,祁揚與胤禛比肩而坐,承嫻李氏比肩而坐,似乎這永遠都是承嫻的悲哀之處,永遠都不能與心愛的男人並肩而坐,出雙入對。
用過午膳,康熙在園中看了一會兒戲,就起身回宮了,胤禛和祁揚一起隨駕送康熙回宮。
承嫻則在箬竹的伺候下回到了九洲清宴,箬竹扶著承嫻落座,伺候承嫻脫下外罩的褂子,然後拿了一條絨毯蓋在承嫻腿上,然後招呼九州清晏曾經承嫻身邊的奴才都進來。紛紛跪下給承嫻請安:
“奴才們給格格請安,恭祝格格萬福安康!”
承嫻此時感慨萬千,三年了,這一別竟然有三年,熟悉的九州清晏,一如往常的擺設,依舊衷心的奴才們,就連梳妝台上擺放的首飾都是自己走之前的模樣,承嫻的眼圈兒略有些濕潤,四下巡視著,“都免禮吧,能再次見到你們,已經是萬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