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白點圖表示理解,
“那你們三個人的分工是什麼樣的呢?你要知道經營一個培訓機構,不單單是你們當老師講課這麼簡單。”
“你們除了講課,更重要的是怎麼運營這個機構,比如誰負責人事行政工作?誰負責宣傳招生工作?誰負責財務管理工作?”
王石屹聽完有些懵,
“這些張老師都還沒跟我說,他現在隻是先問了我有沒有意向,如果有的話,我們再碰頭,商量更詳細的事情。”
得!這還什麼都沒有呢,有什麼好建議的呢?
“那,在你們心裏,還有之前張老師的同事朋友口中,張老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個王石屹倒是能回答,畢竟是在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
“張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比較靠譜,一般人找他做事情,他要麼答應了之後就一定會做成,要麼就直接不答應。”
“再有就是張老師的人緣特別好,或者說他溝通能力特別好,周圍的老師和同事很少有說張老師壞話的。”
白小白點點頭,
“還有嗎?”
王石屹接著說道,
“還有就是張老師專業能力也很強,他教的班級成績一直是那個年級的前三名,而且他還是學校的特級優秀教師。”
說完王石屹就停了下來,旁邊的王小敏接著補充了兩條,
“張老師的家庭條件不錯,他父母都是企業幹部,他媳婦雖然在私人企業,但也是管理層,所以就是張老師培訓機構不賺錢,或者稍微虧些錢,張老師也能承受。”
“還有就是張老師其實之前也給一些學生補過課,隻不過那個時候是個別學生家長單獨花錢請他補的課,他並沒有參加什麼培訓機構。”
“張老師這次想開培訓機構,也跟他之前的補課經驗有關係,他說他發現了這裏麵有巨大的需求和市場。”
白小白點頭,對於張老師這個說法表示讚同,
“需求和市場肯定是有的,你看學學他們小時候,每個年級有多少學生會補課,你再看看現在,每個年級有多少學生會補課,你們身為老師,肯定比我知道的更清楚。”
王石屹跟著附和,
“是,張老師和我說了之後,我也特別調查了一下,在京都,現在的學生,無論哪個年級,班裏的學生至少有一半都會去補課。”
“那些家長寧願自己苦一些,也要給孩子報各種補課班或者課外班,就怕自己的孩子因為這個比別的孩子差。”
“我也是因著這個,才想著要去和張老師合作,但又怕自己到時候會被虧得血本無歸,畢竟我們家的狀況比張老師家差的遠。”
白小白挺神奇的看了王石屹一眼,
“你怎麼會這麼覺得,你們現在有房有工作,即使你辭職了,還有小敏上班,所以一家三口吃住肯定是沒問題的。”
“無非就是你們家抗風險能力比張老師弱很多,你們可以接受掙得少甚至不掙錢,但如果虧錢的話,你們可能填不起,所以這個就是你要和張老師談的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