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教師培訓班成立(一)(1 / 2)

楊旭還是像往常一樣守著四個正在努力學習的家夥,應該說是三個,王五是湊數的,畢竟王五那肌肉比腦子還好用的身體確實不適合學習。

突然教室的門被推開,黃管家走了進來,開口對楊旭說道。

“少爺,前段時間你叫我在村子裏找能讀書識字的以及參加過前朝科舉的書生們找來了,他們正在前廳候著,等少爺你過去呢。”

“哦~,以及都找來了嗎,一共有多少人啊,參加過科舉的又有多少人。”楊旭問道。

“少爺,一共有21人,其中參加過科舉的有5人。”黃管家回複到。

楊旭聽到黃管家的話,驚了,這麼少,他以為怎麼也能找個百來人吧,結果告訴他隻有21人,將近一萬人裏麵居然才挑出了21人,其中還隻有5人參加過科舉的,這比例實在是把他嚇了一跳,跟他預估的實在是相差太多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其實主要還是他的要求比較高,楊旭的要求是,讀書識字至少要超過五年以上的才行,如果他把要求降低到兩三年,應該還能給他再找十幾二十人。

楊旭也不再去糾結了,既然人已經找來了,那就去見見吧。

楊旭跟黃管家兩人準備朝前廳走去。

此時的前廳,二十多個人都在議論紛紛,他們都是隋朝時期的普通百姓家的讀書人,所以並不受現在的李唐的皇帝李淵的錄用,現在的大唐朝堂由五姓七望把控著,他們這些貧苦百姓家的讀書人並沒有入朝為官的機會,而此時的大唐也才建立兩年而已,李世民也還沒登記,大唐也沒有開科舉。

“劉夫子,你怎麼連也被楊府請來了,你可是前朝參加過五次科舉的人啊。”另一個叫李本傑的讀書人好奇的問道。

這個叫做劉夫子的人,叫劉浩。

“你李老頭能來,我怎麼就不能來。”叫劉浩的讀書人回答道。

接著一個叫唐思敏的書生開口問道:“你們說這楊府把我們這些人都叫過來幹嘛呢,這楊府也不需要謀士,就是要請教書先生也不需要我們這麼多人啊,而且傳聞這楊少爺還是仙人弟子,也用不到我們這些凡人來教他啊。”

“是啊,楊少爺那麼厲害,又是仙人弟子,也不需要我們這些凡間的凡夫俗子來教導他啊,我們也沒那個本事啊,在座的各位從楊少爺最近在村子裏辦的各個產業也能看出來這楊少爺的本事。”一個讀書人說道。

“是啊,是啊,現在咱們青陽村變化多大,以前我們哪敢想能吃到那麼雪白的細鹽,還有那畝產幾千斤的土豆,還有那磚廠,水泥廠等等,現在咱們村子裏可有不少人在楊少爺的各個產業裏做工呢。”又一個讀書人說到。

“你們說,會不會是要為楊曦小姐請教書先生呢,至於把在場的各位都叫來,估計是從我們在場的人中,選一兩位學識最高的出來,然後再教導楊曦小姐吧,畢竟楊府可不是普通人家,楊少爺可是有爵位的,人家可是一位爵爺,這楊府的小姐的教書先生肯定不是隨隨便便就找一個的吧,那肯定是要經過考察的吧。”一個叫徐濤的讀書人分析道。

這時最先問開口問劉浩的李本傑聽到了這位叫徐濤的讀書人分析,覺得有可能,於是就向他靠了過去,然後自我介紹到。

“這位兄台好,在下李本傑,青陽村本地村民,不知兄台大名。”

“啊,李兄好,在下徐濤,最近新加入青陽村的村民。”叫徐濤的讀書人回答道。

“哦~,原來徐兄是剛加入咱們青陽村的村民啊,難怪以前沒見過徐兄,不知徐兄為何會來到咱們青陽村呢,如果徐兄有什麼難言之隱就可不必說。”李本傑說道。

徐濤回答道:“哪有什麼難言之隱,就是家鄉因為戰亂生存不下去了而已,沒有辦法,隻能隨著父母兄長帶著自己的妻兒想著來長安找份活計,但是長安也不讓我們這些流民進去,官府還趕著我們回原來的戶籍地,在離開長安的時候剛好被楊府外出的人員看到了,了解了一下我們的情況,就把當時隨我一起的一百多流民帶回了青陽,讓我們在青陽安頓了下來,本來我是在咱們青陽水泥廠做一個記賬賬房先生的,昨天黃管事叫我今天來楊府,所以我才來的,不然這會我還在磚廠上班呢。”

“原來是這麼回事啊,那徐兄你運氣不錯,能在楊少爺的磚廠做一個賬房先生,那可比普通工人工錢要多”李本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