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當天出現在了橋梁的修建現場,至於另外兩處,他並沒有去過多關注,畢竟修路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但是這橋梁修建還是第一回。
當天還舉行了祭祀儀式,這才開始動工,隨著他的一聲動工,幾百號人都開始行動了起來,十幾條船載著工人在青陽河中央做工,他們要先搭建工作平台。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每天都有百姓在三處修建隊伍中進行圍觀,都希望這條路能夠早點完工。
甚至還有不少的百姓們自發進行幫忙,阻止都阻止不了,最後還是李猛發話,注意好幫忙的百姓們的安全,就由得他們去了。
在李猛帶著隊伍修建鎮裏到下河村的水泥路時。
青陽鎮廣場上的公示欄又粘貼了新的公告,由於粘貼公告的人穿著護衛隊的衣服,現場的百姓們一下就來了興趣,以為刑部又有什麼動作了。
“最近這幾個新成立的部門,動作很頻繁啊,前幾天建設部才發布了公告,今天刑部的人又來了,走快去看看是什麼。”
不一會兒公告欄麵前又圍滿了人群,隻見一位中年男人開口說道。
“我來給大夥看看,到底是什麼內容。”
接著開始看了起來。
“公告上到底是什麼啊,你快給大夥說說啊,是不是又頒布什麼新的律法了。”
看完後的中年人聽到在場人的催促,開口說道。
“你們猜錯了,這份公告不是刑部發布的,而是楊府發布的,發布的內容跟在場的大夥們沒有多大的關係,跟四個農業生產村有關係,這上麵寫的是各種糧食的收購價格。”
“啊!原來是糧食的收購價格啊。”
“那確實和我們沒有多大關係。”
“散了,散了!”
接著人群很快就散開了,但是也有一些好奇的人並沒有散開,其中就有三四個青年在公告欄上麵把各種糧食的收購價格抄寫了下來,並且還跟別人打聽每種糧食的畝產量是多少。
由於土豆和紅薯的畝產量早就在修建水泥路的時候就公開過,所以他們最先計算的就是土豆和紅薯每畝大概能賣多少錢。
本來散開的人群,有一部分沒走的,在一旁乘涼的百姓們看到這幾人的動作,還向他們打聽每種糧食的產量大概有多少。
頓時好奇心就上來了,現在聽到他們在計算這些糧食每畝大概能賺多少錢,頓時來了興趣,他們也想知道能賺多少。
最先被計算出來的是土豆和紅薯,當被計算出來後,一年輕人直接開口說道。
“我們不會是計算錯了吧,怎麼會每畝能賺一千八百文,這樣的話楊府不是還要倒貼不少錢進去。”
“你確定是每畝能賺一千八百文,這不可能,這樣楊府肯定要倒貼不少錢進去,我們再計算一次。”另一個青年人說道。
圍著他們的百姓們聽到他們的對話,被驚訝到了。
“每畝能賺一千八百文,差不多兩貫錢,這怎麼可能。”
後麵又聽到對方說可能是計算錯了,重新計算,心又跟著好奇了起來。
結果算了好幾遍,都是一千八百文,最終不得不接受現實,確實是每畝土豆能夠賣一千八百文左右,楊府確實是往裏麵倒貼錢了。
接著他們又開始計算其他的糧食畝產能夠賺多少錢,當把所有的糧食畝產能賺的錢都計算出來以後,這幾個年輕人眼睛睜的老大,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
圍觀的百姓們看到他們這副表情,於是就關心的問道。
“你們怎麼了,不就是計算每畝能賺多少錢嗎,你們怎麼還這副模樣了。”
“天啊!這楊府得貼多少錢進去啊,這裏麵所有的糧食作物每畝產最後都能夠賣一千五百文以上,最低的也有一千五百文,最高的有一千八百文。”其中一個青年人最終還是喊了出來。
“嘩!”
頓時現場圍觀的百姓們一片嘩然,他們聽到了什麼,不管是哪種糧食作物,最終每畝賣出去最少都能夠賺一千五百文錢,最多的居然能賺一千八百文。
難怪把這幾個青年人給嚇到了,他們同樣也給嚇到了啊,在場的祖祖輩輩誰沒種過地,他們什麼時候聽過種地能賺錢的,而且還能賺好幾千文,這是他們活了大半輩子都沒聽說過。
想想他們當初種地的時候,除了上交給地主的租子和糧稅,最後留到手裏的根本就沒多少剩。
哪家不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我借你家的,你借他家的,誰沒互相借過糧。
結果現在他們聽到了什麼,不但糧食多的吃不完,還能往外麵賣,往外麵賣就算了,還能賣好幾千文錢,如果在楊旭沒上台之前,可能這裏所有的百姓,一輩子都不知道一貫錢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