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呂名釗在行動(1 / 2)

最終柳明誌還是給他留下了地址,在呂名釗親自送到銀行門口後離開了銀行。

呂名釗目送他離開後,直接往工業部的方向走去,貸款的事他能辦,但是這地皮的價格,創辦企業需要哪些流程,需要辦理哪些證件他可不知道,畢竟這不歸他們銀行管。

工業部專屬的一棟大樓內的一間辦公室,新任部長陳林正在處理著日常事務,由於現在工業園區工廠都不多,又是各自運轉,又沒有新的工廠成立,所以現在他這個部長閑的發慌,隻能喝茶看報紙,偶爾處理一些小事件。

“唉!這日子真不習慣啊,忙習慣了,這突然停了下來,都不知道該幹些什麼好。這科研院的蒸汽機技術資料整理的如何了,這都四個月過去了,就成立了三家工廠,其中兩家還是原來的工廠部門分出來的,就一家是新成立的。”陳林說道。

坐在他旁邊辦公的副部長張友林開口說道:“你就是忙習慣了,這讓你停下來就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了。你既然這麼沒事做,我這裏的文件你幫忙處理一下吧。”

“去,去,那是你的事,我才不幫你處理,老頭子我年紀大了,精力有限,還是喝喝茶,看看報好了。”陳林拒絕道。

“你這人就是矯情,一邊說太閑,有點不習慣,分事給你做,你又推開。”張友林一邊批示一邊說道。

“我就矯情了,你能怎麼樣,反正那是你的事,又不是我的事,我幹嘛幫你。”陳林反駁道。

畢竟兩人都搭檔不長時間了,而且之前兩人就熟悉,張友林還是科研院出身,並且還是一些重要項目的總負責人。

“哎!我說老張,你啥時候問一下你的老領導王院長啊,他們的蒸汽機資料整理的如何了,可以運用到工廠生產中了沒。”陳林說道。

“不知道,我現在又不是科研院的人,我去問那個幹嘛,而且問了也是白問,我雖然沒有參與過蒸汽機項目,但是其中的技術含量我還是知道的,我估計沒有那麼快運用到生產當中,最快也要到今年下半年,不過科研院那邊有一些其他的小型項目應該在整理相關的資料了,比如我之前負責的暖水瓶的生產製作工藝,應該就快要移交過來了。”張友林回答道。

“再說了,你幹嘛自己不去問,其實我們還有一家工廠可以成立出來的,隻不過你們忘了而已。”張友林又補充道。

聽到他的話,陳林來興趣了,於是開口問道:“老張,說說看,還有哪樣技術可以成立工廠生產的。”

聽到他的問話,張友林回答道:“就是你兒子工廠現在在河邊用到的技術,水力方麵的,水力衝床,水力車床,以及水力磨床等,無非就是把蒸汽機改用水流帶動水車推動了而已,其實這項技術早就成熟了,資料也早就移交過來了。”

“對啊!我怎麼把這玩意忘了呢?”陳林說道。

聽到他的話,張友林以為他要行動了呢,於是連忙阻止道:“你現在忘沒忘不重要了,其實這個在木材加工廠那邊一直有生產,你隻需要讓那邊把它分出來獨立成單獨的工廠就行了。”

就在他還要繼續說什麼的時候,一名工作人員走了進來,開口說道:

“院長,副院長,發展銀行的行長來了。”

“哈哈!兩位!我來跟你們要政策了。”

工作人員的話剛說完沒一會,呂名釗的聲音就已經傳進來了。

接著身影也出現在了門口。

陳林和張友林看到他,有點莫名其妙,他銀行跟我工業部要什麼政策,難不成你呂行長也要開工廠不成。

雖然他們也知道銀行那邊也有投資工廠的權限,但是那是投資啊,不是直接辦廠。

盡管疑惑不已,但是兩人還是起身來到門口迎接。

“今天是什麼風把你呂行長吹到工業部來了,是來給我們送錢的嗎?”陳林說道。

呂名釗聽到他的話,笑道:“陳部長,你猜對了,我就是來給你送錢的,初期送一百萬,最終收獲多少就看你們工業部的了。”

陳林聽到他的話,更加納悶了,還真來送錢的,還是一百萬,這呂名釗到底要幹嘛。

“呂行長啊,你就別賣關子了,你就直接說吧,需要我們工業部幹嘛,我可是聽到了你說你是來要政策的,我倒挺好奇,你們銀行跟我工業部要什麼政策。”張友林說道。

這時陳林也開口說道:“對啊!你說你是來要政策的,到底要什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