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府,當天晚上的飯桌上,黃管家把今天商業街發生的狀況跟楊旭講了一下。
楊旭聽到他的話,笑道:“黃伯,你多慮了,其實這很正常,我們青陽現在的總人口已經超過五萬了,我們鎮裏的人口也過一萬了。”
停了一下又繼續說道:“你想想這一萬裏麵有多少戶人家,一千戶應該有吧,在這一千戶裏麵,在工廠和建設一局,二局這樣的工程單位工作人員加起來又有多少人,除了老人孩子以外,四成人有吧。”
“而且現在每家每戶又不是隻有一個,你說這麼多戶裏麵一個月拿不出三百塊錢來租店鋪嗎,而且按年租還有優惠。所以我保守估計最起碼有八成的家庭拿的出這錢來租店鋪做生意,主要還是看他們願不願意罷了。”
黃管家聽到他的話,回答道:“原來如此,是我多慮了,也是本來我們的工廠發的工錢就不少,現在就是家裏情況最差的也有一個在廠子裏或者建設部下麵的單位工作,一個月就是存兩百塊錢,這一年也有兩千了,這兩年時間也夠拿出來這麼一筆錢來了。”
聽到他的話,楊旭笑道:“所以啊,我們青陽的百姓沒有你老想的那麼窮,我們窮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你看除了老一輩有些還穿著有補丁的衣服以外。其他年輕一輩或者小一輩還有穿補丁的衣服嗎,除了剛剛加入青陽的百姓以外,隻要過了半年的都沒有了吧,老一輩他們為什麼穿黃伯你應該明白吧。”
聽到他的問話,黃管家說道:“少爺,這我自然明白,這老一輩的當初窮怕了,舍不得,覺得這衣服能保暖就行,至於打幾個補丁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並不是他們沒有衣服穿,隻是舍不得而已,一輩子節約慣了,突然要他們大手大腳花錢,他們適應不了。”
“對啊,就是這樣啊,所以嘛,這在一天不到的情況就被租空了其實一點都不奇怪,這我早就預料到了,而且我估計其中有一半都是原來在市場旁邊擺攤的租的吧。”楊旭說道。
黃管家聽到他的話,有點驚訝的說道:“少爺,你怎麼知道的,你今天去看了嗎?”
聽到他的問話,楊旭搖頭說道:“我並沒有去,是我猜的,本身我們店鋪租金就不貴,以那些做了這麼久生意的,自然知道有一間店鋪比在路邊擺攤要賺的多。”
“原來如此,看來這從商方麵我還是不如少爺你看的透啊,隻是我不明白少爺你為什麼要把租金放的這麼低?”黃管家問道。
聽到他的問話,楊旭回答道:“我之前就說過,楊府就相當於政府,政府應該做什麼,那就是發展民生,為民謀福,而不是與民爭利,我們隻要保證本身不虧本就行了。”
楊旭停了一下,組織了語言繼續說道:“這是其一,其二就是刺激經濟,促進消費,錢隻有流動起來了那才叫錢,隻有流動起來了,才會產生消費,有了消費才會產生更多的錢,其實錢從哪裏來的,很簡單,就是從百姓的衣食住行來的。還記得我最初說的那個一塊錢的案列嗎?”
“少爺,這我自然記得,就是那一塊錢辦了多樣事,最後還是又回到楊府的案列嘛!”黃管家回答道。
聽到他的回答,楊旭繼續說道:“沒錯,就是這樣,表麵上看我們租金底是沒有什麼收入。但是我們不能隻看著租金,我們要看商戶們的納稅,這租金低了,商戶們就沒有那麼多的壓力了,這壓力少了,賺錢的動力就來了。”
“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的吸引客人來買自家的東西,這東西賣的多了,收入是不是就多了,這收入多了,他們繳納的稅是不是就多了,他們在路邊擺攤的時候我們可是一分稅收都沒有,現在他們開店鋪經營了這稅可就不能少了。”
黃管家聽到他的解釋,也瞬間明白過來了,原來這裏麵還有這麼多的彎彎道道,表麵上看楊府把租金放的低,沒賺什麼錢,但是這納稅的錢那就不一樣了,那你可是一分都不能少的。
“其實青陽的百姓們有沒有錢,看銀行發行了多少的貨幣總量,銀行的百姓存款有多少就知道了,從半年不到的時間,這吸收的百姓存款就超過六千萬的存款,就不難看出來我們青陽的百姓並不窮,隻是一直沒有把錢拿出來花而已,少爺這樣做,就是讓他們把錢從銀行拿出來花。”已經吃完了的小英開口說道。
“哈哈!還是小英了解的通透啊,看來最近沒少看經濟方麵的書。還有沒有,繼續說。”楊旭對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