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聽到他的話,都沉默了一下,他們沒有想到李世民居然有如此的決心。

過了一會,房玄齡開口說道:

“陛下!這個恐怕我們到時候要經常去青陽,跟他們取經才行,不然光靠我們自己弄,恐怕會弄不好。”

李世民聽到他的話,說道:

“這我自然知道,我隻是說我們要有這個想法和決心。”

“就像你們說的那樣,我們先弄一個工業園試試,我們也學青陽最初的那樣,先從燒製紅磚和水泥開始。”

幾人聽到他的話,杜如晦開口說道:

“陛下!恐怕此法不妥,我們沒有燒製紅磚的技藝,也沒有燒製水泥的技藝,而且這水泥的重要性我想陛下你也能感覺到,青陽不見得會給我們這方麵的技藝。”

李世民聽到他的話,沉默了一下,過了一會才說道:

“不試試怎麼知道呢,我們先試一下,他們答應了最好,如果實在不答應,我們就買,或者我們和他們合作。”

如果楊旭在這裏,一定會說:

“可以啊,老鐵,這麼快就想到了合資辦廠了。”

李世民這不就是後世剛剛成立的時候,和那些發達國家使用的辦法麼。

造不了的我就買,如果你要市場,我給你市場,但是你得到我們這裏來辦廠,你得教我們的工人們。

幾人聽到他的話,點頭表示可以試一下。

第二天早朝,李世民在屬於他的龍椅上坐下後,對著王升示意了一下。

王升得到他的示意,扯著嗓子喊道:

“早朝開始,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聽到他的話,兼任著吏部尚書的杜如晦起身離開了自己的位置,來到中間的位置,對著李世民行禮後說道:

“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

“愛卿請講!”

得到回答,杜如晦再次開口:

“陛下!青離縣縣令已經空缺一月有餘,朝廷需要盡快選拔新的縣令前往青離縣就職。”

他的話音剛落,現場就開始討論了起來,朝中的大臣們這才想起這離青陽不遠處的青離縣還缺一個縣令呢。

於是李世民說道:“那麼吏部可有合適的官員推薦?”

“回陛下!此事事關重大,吏部這邊不好推薦官員,還得需要和各位同僚商議才行。”杜如晦回答道。

“既然如此!各位愛卿,可有舉薦的官員,可向朕述說一二。”

現場的官員們聽到他的話,開始互相商議了起來。

不過商議來商議去也沒有商議出什麼結果來,畢竟現在的青離縣縣令就是一個燙屁股的位置,誰也不想把自己的人坑了。

過了一會,李世民說道:

“各位心目中都沒有合適的人選嗎?”

這時武將人群當中有一人起身來到了中間的位置,對著李世民行禮後說道:

“陛下!末將向陛下舉薦一人,此人是在下好友,他學識並不差,而且早年間曾授任博州助教,現在正寄住在末將家中。”

說話之人正是那個幫李世民打開玄武門的守將常何。

李世民聽到他的話,頓時來了興趣,於是說道:

“常愛卿說的可是真的,此人是誰,戶籍哪裏?”

聽到他的問話,常何回答道:

“陛下!此人馬周,戶籍清河茌平。”

“行吧,退朝後,你帶這馬周前來見朕。”

“是,陛下!”

接著李世民又問道:

“各位愛卿,可還有其他的事,如果沒有就退朝。”

聽到他的問話,房玄齡起身離開了自己的位置,來到了中間的位置,隻不過他一開口,就把現場所有的人都嚇住了。

“陛下!臣收到關中呈上來的奏折,關中有了蝗災之勢,並且已經開始啃食百姓們的莊稼。”

“轟!”

一下子所有的人都炸了,瞬間整個朝堂都開始熱鬧了起來。

所有的人都開始感到了害怕,這事可就大了,都知道這蝗災爆發,那基本上都是漫天飛舞,所到之地都是一片狼藉。

這旱災才剛剛度過去,這蝗災又來,李世民感覺自己呼吸都開始變得困難起來了。

這蝗災可比旱災可怕多了,這一個處理不好,到時候又是一場混亂,到時候起碼會誕生幾十上百萬的災民出來,這到時候肯定到處都是流民,但是朝廷早就沒有多餘的錢糧來進行賑災。

李世民像是被抽空了全身的力氣一樣,對著王升說道:

“退朝吧!”

王升聽到他的話,也直接開口說道:

“今日早朝到此結束,退朝!”

現場的文武百官們紛紛起身離開大殿。

這時王升來到常何身邊說道:

“常大人,陛下讓你立刻將這馬周帶來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