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大唐第一個工業園區(1 / 2)

等散朝了以後,李世民讓馬周給留了下來。

當然不隻是他,還有杜如晦、房玄齡、魏征、長孫無忌他們四人。

李世民對著馬周說道:

“今天早朝之上的情況你也看到了,你覺得一下子按照你上給朕的奏折來,這個大唐最終會是哪種走向。”

“大唐不比青陽,青陽沒有這些盤根錯雜的利益集團,青陽可以說就是楊旭的一言堂,他隻需要把政令下達下去,底下的人就會照辦。”

“但是大唐不一樣,今天的情況你也看到了,你這還隻是提了一下,你看那群人的反應有多大,如果真的實行了起來,不出三天,大唐就會各處各地發生造反事件。”

“接著不出三個月,大唐就會崩潰瓦解,然後就會變成各方爭霸,除非楊旭出手,重新一統江山,重新建立他的大隋。”

馬周聽到他的話,也沉默了起來,他也發現他有點太過於著急了,大唐就像李世民說的這樣。

這裏麵的利益牽涉太多了,五姓七望,大小世家,地方紳豪地主,還有那些投靠在這些人門下的讀書人,還有新老貴族們。

這麼龐大的關係網,如果真按照他之前上的奏折去做的話,還真有可能像他麵前的陛下說的一樣,不出三個月大唐就會直接瓦解。

到時候又是群雄割據的局麵,最終受苦受難的還是那些底層的百姓們,而且還不知道要死多少的百姓和將士們,甚至還有可能導致鄰國趁虛而入,從而導致更大的災難。

於是對著李世民行禮道:

“臣知罪,是臣太過急於求成了,險些讓我大唐百姓再次陷入到戰爭的泥潭當中,還請陛下治罪。”

李世民聽到他的話,說道:

“罪朕就不治你的了,你也是出於一片忠心,就像你自己說的那樣,是你自己太過急於求成了。”

“朕也想讓大唐變得和青陽一樣富裕強大,但是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就像青陽也不是他楊旭花了一天時間就變成現在這個模樣的,他也是經過了近十年的不斷發展才到如今的成就。”

杜如晦也開口說道:

“所以我們不能急於一時,當前世家還太過於龐大,他們掌控了大唐太多的命脈,我們一時半會動不了。”

“你別看王家好像是退出了對大唐的掌控一樣,實則不然也,現如今朝堂之中還是有王家的人,地方也還有著王家的人在為官。”

房玄齡也說道:

“沒錯,王家並不是退出了對大唐的掌控,隻不過是握緊的手稍微鬆了一點而已,如果一旦青陽那邊有什麼變故,他們就會立即出手重新把這鬆開了一絲的手重新握緊。”

馬周聽到他兩人的話,這才明白他想的有些過於簡單化了,這朝堂當中的水之深,他馬周還沒有把握住,也沒有探到底。

李世民對著他說道:

“好了,你就先回青離縣吧,這次也不是毫無收獲,至少還是劃開了一道口子,雖然隻是一淺淺的一道,但也是收獲,你接下來就是想辦法把這個青離縣工業園給辦起來,這是一個突破口,能不能進一步,就看你的本事了。”

馬周聽到他的話,點了點頭說道:

“是,臣領旨!”

接著也離開了大殿,準備返回他的青離縣。

“李君羨,派一部分禁衛暗中保護他,估計要他命的人不在少數。”

李君羨聽到李世民的話,也連忙應答了下來,接著也出了大殿,去安排保護馬周的人選。

等李君羨也離開以後,大殿內也就隻剩六人,李世民和房玄齡四人加一個貼身太監王升。

杜如晦再次開口說道:

“人才是個人才,但是還太年輕了一點,涉世不深,稍加培養,將來定是宰相之人。”

李世民聽到他的話,沒有反駁,並且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不然他也不會讓李君羨派人暗中保護。

畢竟現在的大唐需要的就是像馬周這樣的人,隻有這樣的人多了,大唐才有希望把一些腐蝕之蛆給去除了,才能煥發新的活力,這才有希望看到青陽的背影,從而順著青陽的方向進行追趕。

馬周離開皇宮後,就開始坐著馬車開始返回青離縣,他還需要盡快的把這個工業園區給弄起來。

畢竟這是他和當今陛下以及兩位宰相好不容易打開的一道口子,不能讓這一道口子再次給閉合上了。

馬周回到青離縣以後,就開始馬不停蹄的開始進行了工業園區的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