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變化自然瞞不過楊旭,結束一天會議的楊旭正準備前往餐廳吃飯。
剛出會議室的他就看到劉勝華把一張紙遞給了自己,楊旭接過紙張一邊走一邊看了起來。
等他看完以後說道:
“跟民報那一邊說一下,就說吐穀省支持朝廷廢除奴籍,重新啟用科舉製,如果朝廷願意對吐穀省開放科舉名額,吐穀省政府鼓勵我省的有誌青年參加科舉。”
“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意思吧,到時候讓民報那邊寫一篇報道出來,算是給他一點行動上的支持吧。”
劉勝華聽到他的話,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對於李世民廢除奴隸製,開科舉的改革,開始跟著青陽的腳步前行,楊旭隻能說短時間內不太好說,這封建思想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去除的。
後世兔子國曆經千辛萬苦,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都沒有完全破除封建思想,李世民想短時間內完成就是做夢,唯一有點效果的也就關中那一塊區域了。
這船大了可不好掉頭,就青陽軍剛剛打下來的吐穀渾沒有個幾年的時候都不可能把大部分人的思想轉變過來。
青陽現在的老一輩人都還有著不少的封建思想存在呢,隻不過這些人對青陽的發展已經起不了多少的阻礙作用罷了。
不過李世民這樣做了,好處還是非常的明顯的,他李世民的一些政策能夠更好的施行下去,而且對大唐的掌控力度也會加強不少。
到時候曆史上的貞觀盛世應該會提前那麼兩三年實現,到時候大唐的國力還真有可能上一個很大的台階,這周邊的一些小國到時候估計都要變成大唐的領土。
楊旭在胡思亂想當中走到了餐廳內,進入到餐廳後,楊旭直接把他剛剛的那些想法拋開了,那是李世民的事,跟他楊旭有什麼關係。
黃管家拿過他剛剛看過的情報,也開始看起上麵的內容來。
等他看完以後說道:
“少爺,如果這李世民真這樣做了,可能大唐在短時間內出現一些動蕩啊,那些大小世家和貴族地主們肯定會有反抗的存在。”
“我估計到時候會有不少的大唐官員直接罷官,到時候大唐會出現無官可用,地方無人可管的局麵。”
楊旭聽到他的話,笑道:
“哈哈!不用擔心,說不定你說的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了,別忘了他還同時開了科舉呢,並且這次他比我那死去的老爹還要狠。”
“直接麵向大唐所有的讀書人,他這次可是用了跟我們青陽公務員考試一樣的方式,這可選用的人才可就大大的增加了。”
“大唐並不缺讀書人,畢竟大唐的人口基數擺在這裏,而且大唐的商人裏麵更加不缺讀書人,我估計現在這些商人家的子弟們這會都已經開始準備科舉的考試了。”
黃管家聽到他的回答,一想也是,大唐的商人可不少,但凡有些財力的商人都會請教書先生教導自己的子女識字。
兩人談論了一會,就沒有繼續再討論這個話題了,畢竟這跟他們來說也沒有很大的關係,他們和大唐都是兩個不同的政治體係,大唐怎麼做對他們來說雖然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並不大。
楊旭一連開了五天的高層官員會議,最終算是把吐穀省的發展和規劃完成了,因為吐穀省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的原因。
最終的發展方向就是位於後世甘省的區域以石油工業為主,把現在的伏俟城發展成工業城市,主要還是以第二產業為主。
後世青省區域則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發展方向也是以第一產業為主。
伏俟城原來的皇宮內,錢大拿收到了來自青陽的最新電報,看過上麵的內容以後,直接把紙張給了慕容博文。
慕容博文接過紙張開始看了起來,原來是關於他們這些官員的正式安排下來了,他確實成了伏俟城的市長,隻不過他是副的,正市長另有其人。
他們現有的官員當中,大部分都是副職,沒有幾個是正職的。
他這幾天和錢大拿、王傑兩人的相處下來,對於青陽的政治體係也已經了解清楚了,畢竟是吃這一碗飯的,如果連自己新主子的治國體係都搞不清楚,他也沒必要繼續當官了。
慕容博文對著錢大拿說道:
“錢師長,可否同我介紹一下這個羅小京羅市長。”
錢大拿聽到他的話,說道:
“你應該問老王,他知道的比較清楚,他是政委,對於政治體係比我了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