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大唐民報(1 / 2)

等李世民一行人再次返回楊府以後,楊旭對著李世民問道:

“表哥,怎麼樣,談妥了沒有?”

李世民聽到他的問話,回答道:

“談妥了,活字印刷術一百二十萬,造紙術三百萬。”

楊旭聽到他的回答,直接在心裏暗道:

“好家夥,這兩人也真敢開口啊,這活字印刷術居然要人家一百二十萬技術費用,也是夠黑的。”

楊旭好奇的對著李世民詢問道:

“表哥怎麼想著要買印刷術和造紙術了,難道最近是有什麼打算?”

李世民聽到他的詢問,點了點頭說道:

“沒錯,我打算讓朝廷也發行報紙,報紙的名字就叫大唐民報,這報紙的發行周期為七天一期,和最初的青陽周報一樣。”

楊旭聽到他的話一愣,原來是這麼回事,難怪這李世民要買印刷術和造紙術了。

楊旭:“可是朝廷有這方麵的人員嗎?大唐其他地方的讀書人好像並不會寫白話文吧,你讓他們來寫報紙這玩意,確定百姓們能夠看的懂。”

李世民聽到他的話也是一愣,好像現在大唐的讀書人寫文章確實不像青陽這邊讀書人一樣,用的都是白話文,他們更喜歡用那種讀書人之間的那種隱晦型文章,而且他們的文章也沒有所謂的標點符號。

楊旭:“表哥,說實話,大唐讀書人寫出來的文章,青陽的百姓九成都看不懂,特別是那些學生,沒有幾個能懂他們要表達什麼意思的,唯一能懂的也就隻有一些老古董了。”

“青陽年輕一輩當中也沒有多少懂的,也包括我在內,你如果讓青陽的年輕一輩寫詩作詞,他們就是把腦袋抓破也寫不出來。”

“但是如果要他們寫白話文,寫長篇作文這些倒沒有多大的問題,青陽根本就不學詩詞歌賦這些,他們的教材也沒有詩經論語等這些,他們的語文教材無非就是識字和閱讀理解再加白話作文。”

李世民眾人聽到他的話直接傻眼了,他們沒想到楊旭這邊的教學居然直接把四書五經給直接剔除出去了。

魏征:“那殿下,這孔孟之學呢,也沒有嗎?”

楊旭搖了搖頭,表示沒有。

杜如晦:“既然沒有孔孟之學,為何青陽的學校還有孔子雕像。”

楊旭聽到他的問話說道:

“那是讓學生們學習孔子的德行,可不是去讓他們學習那些已經被改的亂七八糟的文章。”

“話題扯遠了,如果你們真要發行大唐報紙的話,那這文章的寫作方式就要改了,要知道你們這報紙是給普通百姓們看的。”

“這報紙裏麵的文章如果寫的連百姓們都看不懂,那麼這報紙就也失去了開啟民智的作用。”

李世民聽到他的話,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這報紙是給普通百姓們看的,你要是再跟讀書人寫文章那樣寫,百姓們根本就看不懂,那還有什麼作用。

李世民:“多謝表弟提點,不然這大唐報紙到時候還真成了一個沒有多大作用的擺設了。”

楊旭聽到他的話,擺了擺手示意不用客氣。

李世民一行人在青陽待了三天就返回長安去了,不過有一人留了下來,那就是杜如晦。

他需要在青陽第一人民醫院進行為期半個月的治療,不然到時候還真如李麗質和李愔說的那樣,沒幾年活頭了。

青陽第一人民醫院住院部的一間單人病人間內,李世民對著杜如晦說道:

“克明!你就安心在青陽接受治療好了,隻要聽從大夫的安排,你就不會有什麼問題存在的。”

“你看秦瓊,在青陽經過半個月的治療以後,現在多麼的健壯,臉色都變得紅潤了起來。”

穿著病人服的杜如晦聽到他的話,回答道:

“臣會配合大夫進行治療的,臣還要輔佐陛下讓大唐的百姓和這青陽的百姓一樣富裕,讓我大唐也進入到盛世。”

房玄齡、魏征、長孫無忌也和杜如晦說了幾句以後,就跟著李世民一起返回長安去了。

其實杜如晦隻是積勞成疾而已,還沒有到無藥可救的地步,隻要和長孫皇後一樣,每個月來青陽進行那麼幾天的療養治療,平時按時吃藥還是沒有多大的問題,再繼續活個十來年並不是什麼難事。

李世民回到長安以後,就把工部尚書段綸和禮部侍郎許敬宗給叫來了太極宮。

段綸和許敬宗來到太極殿後,對著李世民行禮道:

“臣參見陛下!”

“免禮!賜座。”

段綸和許敬宗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