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到他的回答更是一驚,這居然還不是最快的速度,那最快的又有多少。
不隻是他,其他的幾人也被楊旭剛剛冒出來的話給驚訝到了,他們本以為這已經夠快了呢,沒想到現在楊旭告訴他們,這還不是最快的。
李世民:“既然這還不是最快的,那按照你們目前的技術,最快的可以達到多少裏每小時。”
楊旭聽到他的問話,對著他說道:
“這個表哥你就問錯人了,你應該去問專業人員,我怎麼可能知道。”
李世民聽到他的回答,也發現自己確實問錯人了,於是又對著在旁邊不遠處的小環詢問。
小環聽到他的詢問,回答了他的問題:
“陛下!目前的技術最高可以達到十五節每小時,就是每小時可以行駛差不多五十裏,位於鎮遠縣正在準備建設的兩艘排水量在四百四十噸左右的就是按著這個航速進行設計建造的。”
“目前我們腳下的玉峰號,它最高航速是十一節,就是馬力全開的情況下它每小時可以跑四十裏左右。”
“隻不過一般我們不會讓它行駛這麼快的速度,畢竟這樣會減少蒸汽機的使用壽命,就像我們不會讓馬匹一直全力奔跑是一個道理。”
李世民和段綸聽到小環的介紹後,眼睛都瞪的老大,沒想到這最快速度居然有這麼快,不過更讓他感到驚訝的事,他們這才把第一艘試驗性質的船隻製造出來,居然馬上就開始建造新的船隻了。
這樣的建造速度,大唐的工部估計就是拍馬也趕不上。
李世民:“表弟,小環姑娘說的是真的,你們已經開始建造新的鐵船了,而且還是一次建造兩艘。”
楊旭聽到他的話,點了點頭。
“沒錯,確實在準備建造了,目前他們正在出設計圖,兩艘新的炮艦預計艦長八十五米,寬七點八米,吃水四米,在前後左右一共有五座六十毫米口徑的火炮,預計明年的六月份左右就會進行交付給海軍進行服役使用。”
李世民聽到他的回答,更是被嚇一跳,這兩艘新的鐵船居然比他們現在乘坐的玉峰號還要大,而且火炮居然還增加了兩門,並且口徑也大了,這不用想也知道,到時候這兩艘新的軍艦的威力肯定也更加的強大。
段綸聽到楊旭和小環的回答已經傻眼了,同樣魏征也沒有好到哪裏去。
隨著天色漸漸的暗淡了下來,玉峰號也停止了繼續行駛,開始下船錨在原地停了下來。
吃過晚飯後,屬於李世民、魏征以及段綸三人共同的一間休息室內。
李世民對著段綸說道:
“愛卿,我們工部要是想建造這樣的鐵船有沒有可能?”
段綸聽到他的問話,直接苦笑的搖了搖頭。
“陛下,這短時間內很不就不可能,我們沒有他們那個技術,別的不說,我們連蒸汽機都還沒有研究出來,這鐵甲船最核心的就是這個蒸汽機,沒有這玩意它就是一坨不會動的鐵疙瘩。”
“這鐵船的建造技藝和我們傳統的木船建造技藝它完全就是兩回事,所以我們如果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和了解,根本就不知道怎麼下手。”
李世民聽到他的回答,也是歎了一口氣,其實他心裏又何嚐不知道呢,他之所以還會問出來,無非就是抱有一絲僥幸的心理罷了。
不過現在這唯一的一絲僥幸心理也直接被段綸給破滅了。
楊旭和李世民一行人在經過了七天的航行,終於到達黃河的入海口。
艦首處,楊旭、李淵、李孝恭、李世民等九人看到那遠處的大海,都不約而同的驚歎了起來。
李淵:“那就是大海麼,遠遠看去還真是湛藍啊!”
魏征:“沒想到這大海居然會如此的浩瀚無垠,簡直就看不到邊際。”
楊旭:“渤海還隻是內海,黃河最終入海處就是渤海,出了渤海以後,才能體會到什麼叫做大海的浩瀚,就我們的玉峰號真的進入到了外海以後,那就跟滄海一粟沒有任何區別。”
聽到他的話,李世民也是認可的點了點頭,其實不用到外海,就隻是在渤海的海麵上,玉峰號也顯得非常的渺小。
在又行駛了半天以後,在下午四點左右的時候,楊旭和李世民一行人終於達到了鎮遠縣,玉峰號也開始向著位於鎮遠縣的青陽船舶工業集團下麵的造船廠駛去。
當玉峰號進入到船塢以後,楊旭和李世民一行人都下了船,因為接下來這邊的造船廠要對玉峰號做一個全身檢查,同時還要和船上的操作人員進行數據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