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恭聽到李淵的話,沉思了片刻後回答道:
“其實它的作用和報紙差不多,隻不過效果會更加的明顯一些罷了,報紙的受眾範圍沒有它大。”
“畢竟除了青陽以外,楊旭他新地盤的百姓還沒有像青陽這樣高的識字率,哪怕就是發行了報紙,能認識字的也還隻是少數。”
“但是他如果變成了今晚這樣的宣傳方式,那受眾的範圍就廣了,百姓們雖然不識字,但是他們還是聽得懂話是什麼意思。”
李淵聽到他的回答,也是認可的點了一下頭。
“楊旭這一手做的好啊,這樣就能讓那些百姓們能夠快速的安穩下來,這樣也就能夠更好的管理,畢竟哪個百姓不想跟青陽的百姓一樣,過上更加好的生活。”
“孝恭,你有沒有發現楊旭的治國方式和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有所不同,如果放在曆朝曆代當中,好像就是一個另類一般的存在。”
李孝恭:“表叔,確實不同,因為他把百姓放在了第一位,表叔你應該也感受到了楊旭在百姓當中的威望,楊旭他對所有的官員體係當中的要求你應該也看到了。”
“在沒來青陽之前,你應該沒有聽到為人民服務、為百姓服務、做人民公仆、一切為了群眾這些的話語吧。”
“這些話語要是放在我大唐,或者之前曆朝曆代當中,我估計除了國本動亂,不會有其他變化。”
“他們做官的目的是什麼,無非就是想讓自己成為權貴,讓自己的家族成為權貴。”
李淵聽到李孝恭的話,歎了一口氣,沒有再繼續說什麼,要想讓大唐的官員有像青陽官員這樣的思想覺悟,那估計短時間內不太現實,畢竟兩者之間官員晉升考核渠道都不一樣。
楊旭這邊官員要想往上爬,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你在一個地方任期內,你為當地百姓做出了多少貢獻,讓當地的百姓的收入增加了多少,當地百姓們對你任期期間的認可度,這些可是有評分的。
你要是評分太低了,你當前的位置都不一定能保得住,好一點的就降級處理,評分實在太低的,那就直接給擼下去了。
青陽街道旁的早餐店內,李淵還是跟往常一樣去了他經常去的一家早餐店,點了一份牛肉麵,就直接吃了起來。
突然旁邊一桌有人發出了驚呼的聲音。
“老天,青陽軍居然要出征攻打高句麗了。”
隻見一位中年男人手裏拿著一份報紙,之所以會發出這樣的驚呼聲,就是來自於報紙上的頭版頭條的內容。
隻見標題寫著“不能讓我們的英魂埋葬他鄉。”
接著正文內容就是楊廣三征高句麗的事,後麵則就是表示了青陽軍將秉承先帝的遺願,將重征高句麗,迎回埋藏在高句麗的十萬英魂。
正在早餐店裏麵其他的眾人聽到男子的話,也紛紛湊了過去,跟著一起看了起來。
很快小店內就熱鬧了起來,眾人都紛紛開始討論了起來。
“我的天,這次出動的軍隊規模是不是太大了,陸軍居然出動了四萬,連剛剛成立的海軍和空軍都全部出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