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下一線視察(四)(1 / 2)

於是現場的眾人連忙重新跟楊旭打招呼。

楊旭自然隻能再次進行回應。

“許村長,不知道你們村子有多少戶百姓,目前主要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聽到楊旭的詢問,村長連忙回答道:“大長老,目前我們村子有三十二戶,主要是以種植經濟農作物為主。”

“分別是土豆、玉米和紅薯,然後就是村民們自己會種那麼一兩畝水稻用來自己吃。”

“我們種出來的農作物是由縣裏麵的食品廠直接進行收購。”

聽到村長的回答,楊旭點了下頭,接著繼續詢問道:

“給你們的收購價格是多少,年收入大概有多少?”

聽到楊旭的詢問,村長連忙再次回答道:“回大長老,土豆和紅薯是每斤三毛錢,玉米四毛。”

“秋收的時候,村裏的村民們賣的這些農作物,每戶大概有個一萬左右的收入。”

“有些家裏人口比較多的,種的比較多的,大概有個一萬五左右的收入。”

“因為今年比較晚,隻種了一季,等到了明年,就可以種兩季,到時候大夥的收入應該能夠再翻一番。”

楊旭聽到村長的回答,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個收入水平已經不低了,按照一家六口來算。

按照收入一萬來算,平均每人年收入已經達到了一千六,月收入也達到了一百四左右。

要知道這裏麵是包括了老人和小孩的。

其實真正的勞動力也就三到四人。

更不要說這還隻是一萬來算,按照這東南亞的熱帶氣候,一年種兩到三季都是可以的。

年收入達到兩萬以上完全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畢竟青陽可跟後世不一樣,不存在什麼糧食傷農的情況。

農民的收入一直是跟工廠的普通百姓保持在一個相對同等的水平。

如果說一個六口之家工薪家庭的收入在三萬左右,那麼同樣的一個六口之家的農村家庭,隻要沒有偷懶,那麼收入也不會低於兩萬五,也會接近三萬。

當然這個是跟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

像青陽的普通六口之家的工薪家庭,基本上已經超過三萬,達到五萬左右的一個收入。

同樣青陽下麵的農戶,收入也差不多是這個收入。

反正給農戶的一句話就是。

“你們盡管放心種,不要怕賣不出去,也不要怕價格不夠高。”

其實青陽現在在農業上麵的補貼已經比之前少了不少。

基本上已經能夠達到了一個平衡的狀態。

主要還是因為市場規模大了,處於了一個賣方市場。

楊旭一邊同村長和村民交談,一邊往地裏走去。

地裏麵已經有不少的村民在勞作。

至於孩童也有,不過基本上都是沒到上學年齡的。

到了上學年齡的,這會都在學校裏麵上課呢。

“老伯,你們這一塊地是打算用來種什麼?”

“大長老,我這塊地是打算用來種土豆。”

正在翻地的村民連忙回答了他。

“你們村子沒有那個農耕機械嗎?”

聽到楊旭的詢問,村長連忙回答道:

“大長老,有農耕機械,但是我們是三個村子共同使用,目前這個農耕機械在隔壁村子,我們是每個村子用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