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同桌的回答道,男子出聲道:“不試試又怎麼知道行不行呢,就算不為自己,為自己的後代也要拚一下。”
同桌聽到他的話,點頭道:“你這麼說也對,萬一成了呢。”
“而且我估計這隻是第一步,肯定後麵還有更多的政策。”
“比如說老實工作多少年,沒有任何的犯罪記錄,說不定到時候也有這個機會呢。”
“我們子女或許沒有機會了,但是我的子孫說不定還有機會呢。”
“對啊,或許真有你說的這種可能呢。”男子也是認可的說道。
李淵和李孝塨兩人聽著早餐店內人群的討論聲,兩人是不同的一種的神態。
一個是緊皺眉頭,一個是與自己無關一樣。
“表叔,這樣下去,我大唐的許多頂級工匠和手藝精湛的大夫恐怕都會湧入青陽啊。”
“不隻是工匠和大夫,恐怕很多的商人也會大量的湧入。”
李淵聽到李孝塨那擔憂的話語,一臉平靜的說道:
“那又能怎麼樣,你們去找楊旭理論啊。”
“人家一沒偷,二沒搶,人家靠的是看得到的好處來吸引人加入。”
“有本事你讓大唐的百姓禁止進入青陽,你們要是真敢這麼做,這大唐離亡國也不遠了。”
“既然自己不知道珍惜,那就怪不得別人寶貴了。”
李孝塨聽到李淵的話,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因為李淵說的每句話都是事實。
看看商人和工匠在大唐的地位就知道了。
在大唐他們是最底層的存在,到了青陽他們成為了平等的存在,甚至還是優等人群。
這換做傻子都知道怎麼選。
而且兩國之間還是同宗同源,這就好比兩個兄弟給分了家業一樣。
而這些百姓就等於是他們旗下的員工。
既然二當家的那邊待遇好,並且還歡迎他們去,那幹嘛不去。
誰會跟錢過不去,誰不想自己一家子能夠過上好日子。
誰不想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夠出人頭地,既然在大當家這邊看不到這樣的機會,現在二當家那邊有這樣的機會,那幹嘛不去。
李孝塨吃完早餐,連忙與李淵進行了告別。
出了早餐店,李孝塨連忙在路邊的店鋪買了一份報紙。
李淵也沒有管李孝塨的匆忙離開,他吃完早餐後,開始沒有目的在街道上逛了起來。
對他來說,大唐以後是什麼樣的,他已經不再關心了。
畢竟誰知道他還能活幾年,他都已經是一個六十歲的老頭子了。
長安城,太極宮內,李君羨腳步匆忙的走進了大殿內。
“陛下,出事了。”
李君羨一邊說一邊將一份電報遞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接過電報看了起來。
當他看到上麵的內容後,整個人眉頭瞬間緊皺了起來。
上麵的內容自然是今天早上剛剛青陽剛剛公布的政策。
“去將他們幾個叫過來。”
李君羨聽到李世民的吩咐,連忙走了出去。
幾乎也就是在與李世民同時,長安城內大小世家權貴基本上都知道了這則消息。
瞬間整個長安城暗流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