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寧光遠的回答,張學名大笑了一下。
隨後領著三人出了食堂,往最近的一棟教學樓走去。
並且一邊走還一邊進行著關於學校的介紹。
“孫老,我們學校主校區占地麵積一共是三千一百畝,一共可以容納不下三萬名學生同時就讀。”
“除此以外,我們還有三個分校區,其中一個在鎮遠縣,一個在黑水省,一個在海北省。”
“算上三個分校區的占地麵積,我們學校總占地麵積是一萬四千三百畝。”
“可以同時容納不下於十萬名學生同時在校就讀。”
“我們預計在十年後,每年可以為社會提供不低於八萬名大夫。”
孫思邈聽到張學名說可以同時容納不下於十萬名學生同時在校就讀這個數據後,腳步都停了一下,實在是被這個驚人的數字給嚇到了。
十萬名醫學方麵的大學生,這是一個什麼概念,他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去描述了。
每年不低於八萬人,他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去形容了。
也就是說按照這種趨勢下去,到時候這個大夫不再是什麼稀有職業。
在交談當中,四人來到了教學樓。
四人來到了一個正在上課的班級。
當孫思邈看到上課的方式以後,整個人再次愣住了,因為這種教學方式他還是第一次見。
他大概看了一下,整個課堂大概有五十名學生左右。
而這教書先生卻隻有一個,此時這位教書先生正在用粉筆在黑板上寫著一個藥方。
並且在旁邊還畫了一幅人體穴位圖。
而這位老師正在講解著藥方的治療作用,為什麼要用這樣的一副藥方,為什麼要這樣配藥等等。
在張學名的帶領下,四人來到了教室的後麵,也開始聽著講台上老師的講課。
孫思邈看著黑板上的藥方,又聽著老師的講解。
此時的他仿佛打開了新的世界大門,原來還可以這樣進行教學。
黑板上的那一副藥方並不是什麼神秘藥方,針對的疾病也不是什麼疑難雜症,就是用來進行治療普通的風寒。
孫思邈聽了一會後,就被張學名給叫走了。
四人來到了下一個教室。
這個教室的人數少了一些,大概有個三十號人左右。
而講課的內容也不再是藥方,而是中藥的藥性以及如何種植。
如果說前麵教室的課他還能聽懂,這個教室的一些內容他就沒有辦法聽懂了。
中藥的藥性這方麵他還能聽懂,但是後麵的種植和培育方麵的一些內容,他就無法完全聽懂了。
特別是什麼環境氣候、溫度、濕度、光照、季節影響等等,聽的他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特別是當他聽到很多稀有的中草藥還能進行大規模的人工種植時,他更是大為驚訝。
出了教室後,孫思邈還是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張校長,這個人參、天麻、三七、山茱萸這些中草藥真的能夠做到大規模的人工種植嗎?”
聽到孫思邈的詢問,張學名微笑道:“孫老,我帶你去一個地方,我想在那裏你應該能夠得到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