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絲織品製作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絲織品織密精細、色彩鮮豔、花紋多樣而聞名於世,絲織品裏的雲錦、紋繡、虎皮絨等織品全部列為皇家專用,更有大量的絲織品出口西域、波斯、歐洲,為大唐積累了驚人的財富,這使得大唐GDP占世界GDP的80%,可想而知,大唐富裕到了什麼程度。
唐朝的玉器製作工藝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漆器自漢朝以來逐漸發展,到了大唐達到了巔峰,李承乾又把空間裏的剔紅拿出來一件,交由少府監安排製作,剔紅工藝品一麵世,頓時引來朝臣、商賈一陣追捧,一件剔紅梅瓶甚至高達萬兩黃金,錢太好掙了,而李承乾也會把一些手工藝品的出口訂單放給自己的兒女封地去加工,賺的錢全歸兒女。
李淵、李世民的子女也被李承乾照顧的妥妥的,這些人既有爵位又在自己的封地裏有手工藝品的工廠,也跟著大唐賺得盆滿缽滿,李承乾曾經跟自己的長子李象交流過,想要冊封李象為太子,可是被李象拒絕了,理想的意思是,不想看到自己向皇爺爺李世民和阿耶李承乾那樣心係天下,自己太苦太累,自己隻想安安穩穩的當好自己逍遙王爺即可,被李承乾照著屁股就踢了一腳,“沒出息的玩意!滾犢子吧!”,李象樂嗬嗬的回了封地。反而是武珝的大兒子李琰對政務頗為上心,每當早朝的時候,李承乾都會在自己的旁邊擺一張小凳子,讓李琰坐在上麵聽政,看一看大唐國董事局是如何開會處理政事的。
李琰二十歲的時候,李承乾把自己的兒女召集到了一起開會,詢問一下李琰立為太子有沒有異議的,結果沒有一人反對,李承乾經過與朝臣商議,立李琰為太子,把動工修繕一下,李琰入主東宮,又過了十年,李承乾禪讓帝位給了李琰,自己則帶領十幾個護衛遊山玩水享受退休生活去了!
李琰登基後,年號天寶。
李承乾從長安出發,一路向西,到了於闐,這裏出產的玉石聞名遐邇,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和田玉,當然這時候開采出來的全是籽料,李承乾在於闐找了一件最好的客棧,以高於市價50%的價格不限量收購和田玉,一時間,到於闐開采玉石的采玉人暴增,李承乾按照個頭大小給予相應的價格,采玉人也賺到了大量的財富,整整一年,李承乾把於闐的玉石收走了七七八八,然後帶著護衛,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