媖兒微笑著攬過載垕的小肩膀,道:“這西湖十景在南宋尤其鼎盛,你看那湖中的寶塔,這裏麵可有一段故事呢。”媖兒說著便講起許仙百娘子的傳說,從四五歲的許仙救了一條凍僵的白蛇講起,再到白蛇修煉成人,嫁與許仙報恩,白蛇濟世救人與許仙十分恩愛,法海老和尚卻百般阻撓,最後用一座塔將白娘子鎮於塔下,媖兒講得聲情並茂,其間“斷橋相遇”、“峨眉盜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更是講得跌宕起伏,載垕聽得津津有味,末了他憤憤不平的罵起法海來。
媖兒正要說故事豈能當真的,一旁忽然有人說道:“這樣講倒是從沒聽說過,卻比話本的更好。”
媖兒尋聲望去,這一看嚇了一跳,剛剛她趴在欄杆上隻專心講故事,卻不知身邊已經密密匝匝的圍了很多聽眾了,這時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先生湊近了打量媖兒幾眼,頗不以為然的道:“小公子哪裏聽來的,這故事編得雖有趣,但是妖就是妖,豈有不害人的,那法海和尚又豈會困在湖蟹臍內,撥開蟹殼就能看到嗎,真是荒謬,不過這劇本編得確實精彩,隻不該拿《西湖三塔記》來改編。”
一個年紀極輕的公子哥接道:“我倒覺得不必揪著妖字不放,這白娘子不讓須眉強過許多男子,若她這般待我,我便也不在乎她是人是妖。”
“賢弟糊塗,妖便是妖,她今日能與你歡好,他日便不會加害於你?”這幾個公子哥湊在一處,應該是同來遊湖的,這時便互相爭論起來。
馬上又有一個年輕女子站出來道:“妖又如何,便不能有情有義了?我覺這故事編得極好,真正入情入理。”她又轉向媖兒,和顏悅色的道:“小公子講得真好,我卻沒有聽全,可否請小公子將這故事寫出來。”女子一邊說一邊從袖子裏摸出一個荷包塞到媖兒手裏,道:“出來的倉促,便隻帶了這個,小公子拿去玩吧。”,媖兒掂了掂,荷包裏估摸是一點散碎的銀子,大概這女子看她穿戴平常,又是小孩子,覺得給這些已經很多了吧,這女子平日在坊間彈唱維持生計,她卻不是樂戶賤籍,有點類似賣藝的那種,在這煙花之地的蘇杭,她十分不起眼,這時聽了媖兒講的故事,她便想若將這故事編成詞曲來唱,沒準能大大掙上一筆呢。
媖兒傻眼了,這麼膾炙人口的傳說,難道這時代的人都沒聽過,貌似他們聽過的版本跟她講的不一樣,媖兒趕緊將荷包塞回女人手裏,然後拉著載垕衝出人群,落荒而逃,他們身份怎麼能見光呀,這趟出來連路引都是王家給做了手腳的,要是因為講個故事招人注意,露了馬腳那豈不冤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