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搜索框中鍵入“拖延”,顯示相關結果會多達六千九百多萬條!
在社交網站中,每天都有許多人加入“拖延症”小組,他們立下無數目標,發下無數誓言——比如今天要背誦兩單元的單詞,睡前要複習一下白天的課程,晚上十二點前一定要睡覺——可事實卻是,在執行中動力奇缺,隻在網上瀏覽著各種小說和帖子,玩一些無聊的小遊戲來消磨時間,一定要在Deadline的前幾天才開始慌忙準備。
無論你是否願意承認,事實上,我們都有拖延。在這個世界中,無論是處於學生時代的青年,還是職場中的白領,人們或多或少都會因為拖延陷入成長的困擾之中。如何避免拖延對人們工作和學習所造成的不良影響,這成為一個巨大的難題。
本書通過對人們拖延的心理和行為的分析,讓更多理性的思想得以詮釋,使得人們可以在其中找到根治拖延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拖延是種心理頑疾,它更多地來源於人們自身的謹慎、焦慮甚至畏懼等情緒,作用在具體的工作行為中,會讓任務的進度和結果都遭受影響。拖延往往讓人們很難獲得成功,因為他們會因為自身的軟弱或懈怠,表現出對工作、對人生消極甚至是放棄的心理。
事實上,拖延是大部分失敗的根源。
為什麼在相同的工作時間內,我們總是比同事工作任務完成得更慢?
為什麼在同等的工作經驗下,我們的工作進度總是達不到要求?
……
這也是人們在工作中常常需要去麵對的問題。也許你事事追求完美,甚至在工作中你也是盡心盡力地在努力著,可是當老板看到你的工作結果時,卻總是以為你在拖延、你是一個“不積極”的人。這是人們不正確的工作方法所造成的結果,而這種不當方法往往都會被當事者所忽略,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拖延行為。這是我們在書中會提到的。
拖延並非一個很明確的話題,它本身的一些不明顯甚至是矛盾的特質,也讓其形成表象,呈現出不同的姿態。人們總是不知不覺就陷入到拖延的行為之中,而當事者往往很難想到這會帶來什麼後果。
這些後果總結起來,時間問題是其本質。人們都處於時間的洪流中,每時每刻都麵臨著“時間流逝”的問題。一年365天,一天24個小時,這是永恒不變的規律,但往往這也是某個時間點上大家所能看到的規律。而脫離出那個時間點,從時間段的角度來看,人們時時刻刻都不曾停留在原地。就像芝加哥一位著名主持人最近在廣告中朗誦的那首詩一樣:“時間為何要飛?時間為何不走,為何不慢慢走?為何不蜿蜒前行?為何一定要飛?”
時間是上帝恩賜給人類最好的禮物,但拖延會讓這份禮物蒙受損失。拖延者也許能意識到時間的可貴,但卻總是看不到他們的時間在不斷消逝。這種情況的起因也是來源於拖延發作的一些隱蔽以及自我隱蔽的特點——也許當你還沒意識到或者你隻是忽略掉了你已經處於拖延行為之中的這個事實的時候,它早已給你帶來更大的損失。
在本書中,從第一章的生活窺視,到第二章的心理博弈,一直到最後的職場應對,全書的敘述順序是依照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以方便讀者從現象、心理、負麵影響,一直到思維和行為應對,逐一認識到拖延的根源和解決辦法。這是一本通俗而切合生活實際的書。拖延早已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不僅僅是在他們自身行為中顯現,還有很多書籍——包括詩歌、小說,甚至是《聖經》中都對拖延作出了明確的警惕提示。
我們應該認識到解決拖延這項任務的緊迫性,每時每刻它都在對我們造成損失和影響。為了擁有更積極的生活態度以及更昂揚的奮鬥精神,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拖延毛病,並努力改正它。但這種認識往往需要從本質上去把握和理解,並用最合適的行為對自己作出約束和規範,才能行之有效。對此,本書將給予你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