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我擺脫不了那甜的誘惑,忘卻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隻好在無路可走之時,望見你那平靜如水的雙眸,澄澈至極,悠悠遠遠,望斷天涯路。
我以為你是孤獨的,你卻告訴我“君子之交淡如水”。惠子的離去並未換來你的號啕大哭,原來你早已看透了生死,望穿了紅塵。何以讚美你的平淡,我早已詞窮。
念往昔,繁華競逐。你依舊逍遙遊於世外,參透大自然的無窮。世界不過是你的主觀產物,你甚至了解了河魚之樂、蝶舞之愉、螳螂之負,又如何會在乎那權勢之爭?
氤氳之間,明月可掇,你在清風夜唳之中獨自守望那明月,以至於在人們高枕無憂之時,那皓白之月不會迷失——隻因有你這顆平淡的心相追隨。世人笑你瘋癲,你淡漠的眼神卻讓人無語,恍然大悟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卻早已悠然遠去。
對你唯有驚鴻一瞥,卻窺見了一種平淡致遠的處世態度,淡罷,淡罷,絕不為萬物所主宰,我獨逍遙於濯濁之外,蟬蛻去拖累,隻願抱明月而長終。江邊一蓑煙草,一片縞素。
教我如何追尋你的步伐,那美至於無所適從的精髓;教我如何觸及你的衣襟,那平淡而超然的態度。
這便是你吧,淡淡如泉水,你偏執地追逐,泉邊那飄揚的一片縞素,是為你而起的縹緲之歌。
【創意點評】
莊子的題材可以說並無新意,作者在此卻舊材新用,變換視角,以第二人稱的敘述方式巧妙地將自己的理解與莊子的人生境界對接,從而表達出自己對“淡泊”這一哲理嶄新的感悟。
5.對接熱點
青山一道同風雨
廣西某考生
“輕輕地握著你的手,為你把眼淚擦幹。這顆心永遠屬於你,告訴我不再孤單。”
5月19日14時28分,整個奔忙飛跑的中國,在尖利的防空警報聲後停頓三分鍾。七天前的同一時刻,一場特大地震撼動了大半個中國,神州上下,共此國殤。
國殤是一場悲劇,然而,國殤更是一次空前的團聚。
很久之前,詩人王昌齡這麼寫道:“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青山無法阻隔我們風雨同舟的攜手,地域也不會隱沒團結一心的中華民族頭上那輪共有的明月。
一個人,一絲希望,一顆堅定的心。當救援部隊在汶川大地震的廢墟下救出被困60餘小時的姑娘樂劉會時,在場的人們激動得哭了,她卻沒有哭。“我相信有人會來救我的,一定會,我相信你們!”從未掉過一滴眼淚,這個看上去灰頭土臉的妙齡女子始終微笑著,緊緊拉著救援人員的手。一雙手和十幾雙手緊緊地交握,這是一個災民與她的救命恩人們最質樸也最真誠的團聚。
五千米的高空有多高?問起參加救援的解放軍戰士,他們會告訴你:五千米是我們能否拉住受災人民的手的距離,是生與死的距離。五千米,這個國際專業領域深感不可能執行的跳傘高度,被解放軍空降戰士拋在腦後。撥不開汶川上空連天蔽日的迷霧,但他們必須撥開震區人民心上的烏雲。就這樣,人民的軍隊從五千米的高空降下,給災區斷絕天日、與世隔絕的鄉鎮帶去了救命的福音。村人們激動地說:“解放軍來了!”這壯烈的一幕不隻出現在革命戰爭年代,這是一地鄉民與國家之間最動人的團聚。
海洋曾把世界割裂成對立的區域,而今天海洋再不能阻斷世界的愛心彙聚到一起。這愛心來自東鄰日本每一個便利店前的捐款箱,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遍及各州的慈善機構,來自大陸西岸那些並不富有的亞非國家一筆筆友誼的捐款……中國和某些國家因意識形態而產生的分歧,在災難麵前湮沒成沙,隨著飛機和航船源源不斷地向著東方的中國而來,這是全世界各個國家的人心最盛大的團聚。
愴然災難,古來有之。然而曆史由古至今,誰可曾見過這般撼天動地、凝聚人心的團結?《史記》中有雲:“民與民同心,則家安之;君與民同心,則國興之。”在今天,則是人民與人民、人民與國家、國家與世界的攜手,又何愁家不安、國不興?
青山一道,我們同曆風雨共團聚;而將五洲四海的人心聯結在一起的紐帶,是這樣一種期望: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享太平!
【創意點評】
本文對該社會熱點——汶川地震,首先亮出“國殤是一場悲劇,然而,國殤更是一次空前的團聚”這一觀點,然後精選典型事例,通過“一個災民與她的救命恩人們最質樸也最真誠的團聚”等三個層次,逐層深入地展開論證,最後歸結出“在今天,則是人民與人民、人民與國家、國家與世界的攜手,又何愁家不安、國不興”。選材之用心,見解之深刻,使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