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比喻和排比相結合的方式,形象地詮釋了誠信的價值,使文章酣暢淋漓、氣勢磅礴、汪洋恣肆。
二創意滿分作文大講堂
1.開門見山
說“安”
北京某考生
紫禁城的大門被叫做天安門,這“安”字,安定、安全、安寧、安逸之意全出。此外,還潛藏著統治者安於斯所、安於現狀的心理。
但其實,天下沒有永久的安,隻有不安於現狀、勇往直前的人,才會在奮鬥中感受到一份心安理得。
安於現狀,是對自身的一種縱容。三國蜀漢後主劉禪在投降後被封為安樂公。他不思亡國之痛,不覺亡國之辱,而是縱情於燈紅酒綠的世界,安樂於紙醉金迷的生活。於是,這種對自身的放縱,導致了他靈魂的盡失,從而留下了千古罵名。
安於現狀,是對人生理想的一種阻撓。人生理想宛如一座百仞千丈的高峰,無限風光,盡在險峰之巔、絕壁之頂。於是,實現理想,也就是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過程。然而,當有些人登至半山腰,看到些花花草草,看到了片雲隻月,便欣欣然,安於途中,不願登上山頂,一覽天下奇景。這種安不是一種淡泊,而是一種阻擋前進的障礙。
安於現狀,是對國家前途的不負責任。清軍入關後,自認為天朝上國,物阜財盈,無須同外國互通有無,於是,清廷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將西方先進的科技、進步的文化和思想一並擋在了冷冷高牆之外。統治者們安於九州一統的格局,安於封建體係的牢固,但是軍事、科技的落後,終於使清廷敗於西方殖民者的堅船利炮之下,連天的炮火打破了這份所謂的安寧,喪權辱國成為這個不可一世的王朝的最終命運。
所以,安於現狀,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安;而真正的心安理得之人,正是那些不安現狀,開拓進取的勇者。
不安現狀,決定著一個人自強不息,有所作為。居裏夫人在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之後,聞名世界,成了世人皆知的科學家。但她並未就此停下進步的腳步,而是不安現狀,繼續探索,終於發現了鐳,從而為人類科學曆史又增添了光彩照人的一筆。
不安現狀,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崛起、富強,是那些不安現狀的革命者,前仆後繼,建立了嶄新的中國;那些不安現狀的建設者,不知疲倦,創建著富強的中國。
於是,不安現狀者才在不斷努力中感受到了一份真正的安定,真正的心安。
願不安現狀的奮鬥者永安!
【創意點評】
本文開頭用語簡明精練,開門見山,直點主旨:“人生,不能安於現狀。”用最少的話,說出自己要表達的思想,為全文奠定基本點。接著用三個段落從“安於現狀,是對自身的一種縱容”、“安於現狀,是對人生理想的一種阻撓”、“安於現狀,是對國家前途的不負責任”三個角度,層層遞進地從反麵分析了安於現狀所帶來的危害;然後正麵分析“不安於現狀”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寶。最後文章再照應開頭,提出希望不安於現狀的奮鬥者永安的道理。
2.引用導入
怎一個“情”字了得
山東某考生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語所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故而,在認知事物時便不自覺地附著了濃濃的個人情感。於是有了“情人眼裏出西施”的纏綿,“感時花濺淚”的悲淒。
親情是世人極重視的,有人將之喻為血濃於水,不為過。我們每個人在親情的哺育下成長,都在親情的關懷下日漸成熟。
然而感情可否作為我們認知事物的尺度呢?恐怕不能。智子疑鄰的故事可謂眾所周知,那個財主篤信自己的兒子,父子情深,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缺乏了理智之思,對鄰人無端懷疑,則是不應該的。
以主觀情感之親疏行事,往往會造成莫大的損失。昏庸無道的楚懷王,因寵信鄭袖而信了奸臣讒言,放逐了屈原,因而內惑於鄭袖而外欺於張儀。聽信讒言,結果日削月割,以趨於亡,最終都城被攻破,成為亡國之君。倘若懷王能不以個人情感行事,聽信屈平之逆耳忠言,恐怕也不致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此之過,豈一“情”字所能釋懷?
我們也看了理智戰勝情感的感人場景:三國時代,群雄逐鹿,劉豫州據三足鼎立之一雄踞西南,威風可謂大矣。諸葛亮這一策事謀臣功不可沒,難以想象,沒了神機妙算,被周瑜稱為神人的諸葛武侯,蜀國又是何許情形?當街亭之役時,馬謖誇下海口,說自己如何胸有成竹,結果關鍵一役由於馬謖的粗心大意,街亭這一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隘口痛失。麵對蜀國將領缺乏的現狀,群下的竭力勸阻,諸葛武侯揮淚斬馬謖,這是理智戰勝情感的義舉,千百年來,廣為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