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自從狡猾多端的老鼠從12生肖命名大會上擠去我們貓咪的名額指標之後,它們就成了我們的死敵。老鼠做了虧心事,見了我們就怕得要死,唯恐躲避不及;我們捉老鼠吃老鼠也成了索債報仇的天經地義大任。好在老鼠肉也不難吃,就這樣我們捉鼠吃鼠過了N多年。
不過隨著生物的進化,社會的進步,貓鼠關係也有了曖昧的發展。因為我們雙方都懂得: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美食。一些族類覺得既然可以不費力氣就能吃到魚肉腥膻,也就傍上了人類的膀肩,美美地當起了寵物,小三小四的也不在乎了。更有頭腦靈活的一些族類和老鼠們稱兄道弟互惠互利做起了生意,那就另是一段佳話了。
當然更多的死腦筋們還在忙著捉老鼠當主食,那真是勞碌命啊!
勞心吃魚者製貓,勞力捉鼠者製於貓。何況魚比鼠肉的勞動付出少,營養價值高!
人都與時俱進了,況吾貓輩乎?
富公子、官衙內自不必多說,躺在上一輩打下的江山上吃老本恐怕一輩子幾輩子都不在話下,費勁創業打拚那才是傻B--當然這些跟我們貓族裏一樣都隻是少數。賭彩的、炒股的也老爆出神話,不是4000萬就是4個億的,這得捉多少老鼠啊--可惜絕大多數也是血本無歸打落了牙齒往肚子裏咽,好多賠得連假牙都鑲不起了。運輸專業戶、糧食專業戶什麼的為啥要買地蓋房子?辦教育的、救死扶傷的為什麼要產業化?其實都算過一筆賬:這麼一變通,掙來的銀子嘩嘩的要比像過去在老本行上傻幹著多好多倍!
少勞多獲就是道理,不勞而獲那是硬道理!
隻要能吃上魚,說我們提高了素質也好,超越了自我也好,迷失了本性也好,淪喪了道德也好,管你說什麼俺們不在乎這個美名臭名的。
自古名利一體,出名,還不都是為利?
君不見蓉姐鳳姐譽滿天下?阿獸阿嬌豔驚世人?管她是秀曲線勵自信,又管她是拍照片錄視頻,出了名,利還遠嗎?
所以我們貓類要不忘捉鼠苦,更羨魚肉香,發展的眼光永遠瞄著新一代美食。
不過據劉太醫說,現在我們吃魚的方法應該改進,該用他家獨門玻璃鼎燉魚肉湯,那魚肉啥的隻是糟粕盡可以丟掉。張天師更進一步,說天下大餐莫過於綠豆。隻要我們天天綠豆湯綠豆粥喝著,必將多福多壽無病無災,身健如虎勢壯如牛!隻是我們貓族種植綠豆的技術還沒學到,不過我們可以養著老鼠幫我們偷,它們倒是這方法的好手。
展望未來,就讓我們與時俱進吃綠豆吧!
點評:與時俱進吃綠豆,然後再與時俱進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