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明鑒……”
打一個稽首,聞仲侃侃而談:“當年吾等定規矩之時,卻是明言有功於天地萬靈,方可執掌八部神靈!”
說到這兒,他扭頭看了天庭眾神一眼:“但是,諸位神君,不但未曾立功,反倒屢屢挑撥紛爭,雖說是人心易變,但若神靈暗中推波助瀾,也不至於如此大亂!”
說到這兒,他心中惱怒,連額上的立目都睜的老大,白光噴出二尺有餘。
“且不說助楚滅周、扶越侵吳,此次三家分晉,天庭借與地府之便,令殷破敗、雷開、卞金龍三位神君,轉世韓虎、魏駒、趙無恤……”
“……旁的不說,晉陽一戰,智瑤大水困城,趙無恤情急之下,借其子卞吉的幽魂白骨幡,攝數萬大軍魂魄,此功邪……過邪?”
聞仲這家夥,果然是膽量過人,當著道祖的麵,把天庭眾神幹的事一番數落,最後又道:“天庭此次舉動,非但無功,反而有錯,自然不能算勝!”
“可天府玉皇,這些年不一樣搞得人間混亂麼!”
那邊新任的監察靈官楊任起身不服道:“薑子牙先助齊後助晉,又因秦穆公未應尊周之事而使其不得入中原!更兼周室暗弱,使楚莊王險些中原問鼎,更有吳國……”
“所以貧道才裁定平局!”
聞仲不等他說完,便接過話道:“雖然玉皇陛下的初心是為了周室一統,平定戰亂,但所行之事卻助長了戰亂,使人間百姓皆苦,不然……”
說著,他瞪了楊任一眼:“老夫當以天府取勝論!”
這一輪回中,楊任雖然被紂王剜了雙眼,卻因為榜上無名,並沒有被清虛道德真君所救,最終身死,魂歸地府,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官。
此時被那聞仲一瞪,隻覺心驚肉跳,一時間張口結舌,連想好的道理都忘記大半。
其實天庭眾神也皆被聞仲的氣勢所懾,一時間無人再開口反駁。
當然,主要也是天帝如今的手下,雖然全是商臣,卻都是忠誠正直之輩,本性皆光明磊落,隻是因為與周朝舊恨未消,才暗中用了些手段。
但就他們的本心而言,並不覺得當初行事如何正確。
所以當被聞太師指責的時候,眾人自己也甚覺尷尬,以至於出現這種無言以對的場麵。
“既然如此,那……就以平局論吧!”
也許是因為當事人太不爭氣,見天庭眾神半晌皆不發一言,連天帝本人都有些氣餒,鴻鈞道祖也沒有再堅持,隻是扭頭問了一句:“諸聖以為如何?”
那邊三清自然沒有什麼意見,至於說接引聖人,自從準提遇難以來,早就做了閉嘴的葫蘆。
而那位女媧娘娘則更清閑,麵前兩根青蔥,一碟大蒜。
蒜吃辣了就咬兩口甜蔥,覺得味道不夠,再來一頭蒜,真正是自得其樂……
“罷了,這二百年,就以平局算吧!”
道祖見諸聖無言,便歎氣道:“天庭、天府爭勝固然要緊,但皆是為統禦三界,護佑萬靈所設,爾等……切不可忘了根本……”
……
隨著道祖的講話結束,天帝玉皇的第三輪二百年之爭也算是徹底落下了帷幕。
如果說天府諸神是意外之喜的話。
那麼天庭眾神就算得上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了。
等大家回到了靈霄寶殿,君臣皆相對無言,誰也沒想到,明明形勢一片大好,居然最終落了個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