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賢弟,莫聽公瑾胡言,看來他確實病的……不輕!”
聽到周瑜之言,不等諸葛亮回答,那邊魯肅就搶先打斷。
這話實在是太傷人了,孔明大才,天下皆知,卻被吳侯棄之不用,本就讓人扼腕歎息。
今天這周都督也不知吃錯了什麼藥,居然拿這話來揶揄人家,這可就太過分了!
那邊諸葛亮卻笑吟吟的搖著折扇,並無半點怒色:“吾之誌向,與吳侯不同,他不用我,也是應當!”
“那……為何不去?”
周瑜將麵前斷了弦的琴輕輕一推,低頭問道:“丈夫不能遂平生之誌,與塚中枯骨何異?”
“子敬為何,吾便為何!”
諸葛亮笑著應了一句:“有你周公瑾在,我等為何要去?”
到了此刻,魯肅已然醒悟二人言中之意,不過心頭的驚訝更多了幾分:“公瑾,吳侯無父兄之誌,吾等皆知,你為何今日又提此事?”
江東孫家父子,孫堅如虎,孫策似獅,皆有吞並天下之意,然而傳言“吳夫人吞日而生”的孫權,卻無陽光普照天下之象,是個標準的“狗兒子”。
安居江東八十一郡,平生最大的誌向就是拿下荊州,就打算安穩到死。
事實上,如今得知檮杌先生山河鎖荊襄,之後,他現在連荊州都不想要了……
當然,在普通人眼中,他依然是個了不起的江東英雄。
但在跟隨過孫策的一幹人,如程普、黃蓋之流,以及周瑜、魯肅眼中,孫權那點兒出息,唉……
“吳侯雖誌向不同,但還有你公瑾在嘛!”
想到這裏,魯肅忍不住道:“當年伯符身故,吾欲北行,可是你周公瑾硬把我拽回來的!”
“吾與子敬一般,當初本欲登船告辭,你周都督可是連刀斧手都準備好了!”
諸葛亮笑吟吟的搖著扇子:“話說還有你魯子敬,一口咬定公瑾在,天下平,如今他這是得了什麼病?”
“二位不必出言激我!”
周瑜聽到二人之言,隻是苦笑不語。
當年他受孫策托孤,為保孫氏基業,四處搜羅人才,也替孫權說了不少好話,吹捧其為“當世明主”,說起麵前這二位,還真都是他強行從北行的船上“拽”下來的。
“莫非孫伯符身故……另有隱情吧?”
看著周瑜眉宇間的煞氣,以孔明那妖孽般的智慧,頓時猜到了幾分:“你二人有總角之好,他身故時,外事盡托與汝,就算吳侯這些年有些冷落,卻也不至於這般灰心,看來當初……”
“孔明,不可胡言……”
那邊魯肅一驚,慌忙拽住他道:“吾等臣子,豈可妄議主公……”
“子敬,孔明之言……並非虛妄!”
眼看魯肅發火,那邊周瑜終於抬起頭來,眼中隱隱帶著一絲憤然:“伯符之死,卻非尋常!”
……
“仙師,我當年就說過不做人,你定要吾投胎,被自家兄弟暗算身亡,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
江東高空之上,一個麵有瘡疤的英俊青年,正衝著林多福憤憤不平的抱怨著。
他的身上煞氣十足,卻又有無數仙靈之氣自煞氣中溢出,看起來甚是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