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火了,上前用力一推,隻覺得那僧人的身體鐵一樣的堅硬,竟然是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家人大怒,招呼過來十幾個人,用力推搡,卻被和尚突然一抖肩膀,隻聽一聲慘呼,眾人跌了一串滾地葫蘆。
聽說這形,年父急忙迎出來:大師此來,有什麼事嗎?
和尚笑道:我是來找我的學生的。
年父搖頭:我家沒有見到過小和尚啊?
和尚道:我要找的,不是小和尚,是你家需要讀書的小公子。
年父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孩子性頑劣,難以調教,如果大師你真的能……
和尚道:我能是能,但你必須要依從我的吩咐。
年父問:請問大師有何吩咐?
和尚道:請你把我教小公子讀書的院落用十丈高的圍牆圍住,牆壁上不要留門,也不要留窗戶。
這可真是個奇怪的要求。
年父心裏納悶,就依和尚的話做了。等那十丈高的圍牆築好,就聽和尚哈哈一笑,突然提起年羹堯的衣領,提著他進到了院子裏。
進院之後,和尚將年羹堯丟下,說:你要是不喜歡讀書的話,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吧,我保證不管你。說完這句話,和尚自己坐下來,開始讀書。年羹堯卻是驚喜交加,立即瘋玩了起來。
連玩了半年之久,年羹堯再也找不出新的玩法,就來到和尚的麵前,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和尚回答:讀書能有什麼好處?什麼好處也沒有。而且,就算是讀書真的有什麼好處,人一死,一了百了,那好處也就沒了。
年羹堯:……既然沒什麼好處,那你為何還要讀書?
和尚放下書本,笑道:聽著,孩子!人生在世,一如你我在這個圍牆裏,為自己的心獄所囚禁,終其一生也無法走出去。什麼叫心獄呢,就是你的身體囚禁了你的靈魂。你的思想和願望能夠走出去很遠很遠,遠到宇宙的盡頭,可是你的身體,永遠隻能在這裏。我們每個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天,就被囚禁在自己的身體裏,直到死亡來臨的時候才能夠解脫。你既然是逃無可逃,就隻能是接受現實,找一點消遣的事來做。人生之事,最能夠打光陰的,莫過於讀書,所以我讀書。
年羹堯:原來是這樣……那我也找本書來看吧。
於是年羹堯開始讀書。
三年有成。
(11)名將之花
卻說年羹堯讀書有成,於康熙三十九年中進士,不久授職翰林院檢討。九年而後,年羹堯遷內閣學士,再接著升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而這時候,他還不到三十歲。
雖然他以文職進入仕途,但不久就顯露出過人的軍事才華。此後青海噶爾丹叛亂,年羹堯負責後方糧餉籌措與調動,但直到康熙臨死的前一年,他才有機會馳騁沙場。
這一年,青海郭羅克地方叛亂,康熙急命彈壓,年羹堯卻置若罔聞,自顧於帳內讀書。叛軍派了探子打聽到這種形,愈鬧得歡實。
忽一日,年羹堯升帳,命令道:明天出兵,每人必須帶上木板一塊,稻草一捆。眾人不明所以,隻好懵懂從命。第二天部隊出,行不多久,前麵的道路就已經走不通了,滿是淤泥深坑。原來,叛兵正是以這種地勢為天險,所以才會鬧得肆無忌憚。
這時候年羹堯命令士兵將隨身攜帶的稻草扔到坑裏,上麵鋪上木板,大軍長驅而入,叛兵從睡夢中醒來,現大軍天降,已經被團團包圍。
到大策零頓多布飛襲大雪山的時候,年羹堯長驅進入西藏。一天晚上,三更時分,忽然有強勁的西風刮來,片刻之後狂風止息。年羹堯立即叫來參將,帶了300騎兵出營,向西南方向的密林搜索而去,果然抓獲了大策零頓多布派來的一支暗殺隊。
人們極是驚訝,就問年羹堯何以知道密林中有伏兵。年羹堯回答說:西風突來,旋即止息,那麼這肯定不是風,而是飛鳥受驚,翅膀振動時出的聲音。林中夜鳥驚動,必然是有人打擾了它們,所以我判斷,除了大策零頓多布的伏兵,不會有人在夜半時分鑽入密林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