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於張飛桃園中,三人焚香再拜。桃園結義的誓詞中,最感人的當然是那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捫心自問,他們三後來違背這個誓言了嗎?沒有,三兄弟雖然沒有同日死,但確實做到了為彼此而死。從今天開始,紅關羽,白劉備,黑張飛,三兄弟正式在桃園出道,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以上就是著名的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三兄弟從此走上了征伐天下的道路。
可惜的是,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在史書中並沒有記載,這隻是民間的傳說。《三國誌關羽傳》中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恩若兄弟,但終究還不是兄弟。歸根到底還是大家的一廂情願。不過這裏我們說的是小說,並非曆史。
在小說這個平行世界中,三人就是兄弟,而且是同生共死,不離不棄的親兄弟。磕完頭就是祭祀天地,然後宰牛,設酒開席,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來吃的,必須是願意當兵拚命的,身強力壯的。然後一共來了300多人,這300人就是劉備發家的本錢,可你想黃巾軍四五十萬,這300人夠幹啥的?但是對比兩天之前,劉備還是孑然一身,賣鞋為生,這絕對是他人生的一大步飛躍了。人生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一個又一個小成就的疊加。收拾兵器的時候又出了問題,沒有馬匹,人少就算了,還真能帶著兄弟徒步上戰場了,這也太沒麵子了。
人走起運來,攔都攔不住,想什麼來什麼。這時來了兩個客人,引一夥伴,趕一群馬,投莊上來。來的這兩名客人,一個叫張世平,一個叫蘇雙,是職業馬販子,因為黃巾軍叛亂,不得不中道而反。劉備設酒款待,說了自己的報國理想。孫悟空取經途中,天天把大鬧天宮的經曆掛嘴邊,劉備是逢人就說自己要振興劉氏集團的偉大理想,大家想想,這二者之間有什麼異曲同工之妙呢?二客大喜,願將良馬50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镔鐵一千金,以資器用。
咱也不知道這二位樂不樂意,但是300人圍著呢,如果這二位不給,故事就變成商人不知亡國恨,張飛鐵拳見忠良了。掏完錢,這二位就下線了。百分百的工具人,劉備安排能工巧匠,用這一千斤镔鐵打造了三把絕世神兵,第一把雙股劍,第二把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第三把丈八點鋼矛,剩下的製辦了全身的鎧甲,最終共聚集了鄉勇500餘人,咱們給起個名字,就叫大漢桃園忠義報國軍,然後他們就出發投奔劉焉,三兄弟戰果如何呢?咱們下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