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為什麼李儒也沒能破解王允的美人連環計呢?(1 / 2)

呂布和董卓矛盾徹底爆發,為什麼李儒也沒能破解王允的美人連環計呢?咱們書接上回。

話說。呂布趁董卓和漢獻帝議事的間隙,偷摸到相府找貂蟬。貂蟬趁機求呂布救自己出董卓的魔掌。呂布就有點慫了,一再想走,貂蟬怎麼能讓呂布走呢?呂布走了,董卓怎麼抓奸呀?大家說,貂蟬說什麼能留住呂布呢?

貂蟬道:妾在深閨聞將軍之名,如雷貫耳,本以為你是英雄,沒想到終究還是錯付了。說完淚下如雨,貂蟬說的話,是句句誅心呀。呂布羞慚滿麵,再看看貂蟬委屈的樣子,心疼呀,他也不走了,重新把畫戟放好。回身抱住貂蟬,好言相慰,兩個偎偎依依,不忍相離。這一來一回,時間可就不短了。

咱們再說。董卓在殿上和漢獻帝正在聊事。董卓突然發現呂布不見了,他心裏咯噔一下,壞了,我媳婦要出事了。董卓連忙辭了獻帝,登車回府。話說董卓一到家,就看到了呂布的赤兔寶馬,果然不出所料,呂布真來挖他的牆角了。董卓問門吏:呂布去哪了?門吏答道:溫侯入後堂去了,董卓喝退左右。

這次他沒有帶人,他也知道家醜不可外揚,自己一人竟入後堂,尋呂布不見,叫貂蟬也不見蹤影,急問侍妾,才知貂蟬在後園看花,董卓又一路小跑去後園,終於,董卓到達現場。他看見呂布抱著貂蟬在鳳儀亭下共語,畫戟靠在一邊。董卓這輩子哪受過這個氣,從來都是自己給別人戴綠帽子,今天被人給扣籃了。

董卓當場大怒,大喊一聲,呂布一看。董卓來了,掉頭就跑,畫戟也不要了。董卓搶了畫戟,就在後麵追,但是呂布年輕力壯,跑得快,大胖子董卓趕不上,於是他抄起方天畫戟就朝著呂布扔過去。但是呂布多大本事啊,他打落畫戟躲過了,然後一溜煙跑沒影了。

此時,呂布和董卓之間爭奪貂蟬的矛盾,終於發展成了一個無法化解的死局,他們都沒有發覺自己是貂蟬的提線木偶,貂蟬幹的漂亮。話說呂布跑了,董卓追出來,要弄死這個不孝子,這時被一個人撞倒了。這個人就是李儒,李儒趕緊扶起董卓到書院中坐下,董卓很生氣,你來的太不是時候了,你耽誤我殺兒子了知不知道。

李儒就解釋:緣就是那麼妙不可言,我剛好看見太師怒入後園,我好奇就跟來看熱鬧,剛好遇到呂布,呂布說:太師殺我,你知道我是個熱心腸,特地來勸和的,誤撞恩相,董卓一聽李儒要勸自己,說道:我是勸不好了,他調戲他幹娘,我都戴綠帽子了,你說這能忍嗎?現在李儒終於明白了真相,原來呂布和董卓之間的矛盾集中在貂蟬身上。所以此時李儒想的是怎麼破解這個死局。那麼李儒能破解嗎?他有沒有方案呢?

作為謀士,李儒的水平還是不賴的,他有破解的思路,也有完整的說辭,怎麼破呢?就是讓董卓把貂蟬賜給呂布,說服的方法是講故事,李儒講的什麼故事呢?李儒趕緊道:恩相詫異,這怎麼就不能忍呢?昔日,楚莊王絕纓之會,突然一陣大風,大廳上的蠟燭都被吹滅,場麵那是一片漆黑。他的愛妃許姬不知道被誰給摸了一把,許姬情急之下,順手扯下了流氓頭盔上的紅纓,隻要點上蠟燭,誰的帽子上沒有紅纓,一準誰就是流氓。

可是楚莊王卻不許點蠟燭,而是讓大家都把帽子摘了,許姬就不明白了。為什麼楚莊王能忍這個氣呢?楚莊王就解釋了,好色之心人皆有之。因為這件事處罰功臣,是要失人心的。七年後,楚莊王被秦兵所困,就是這個流氓死力相救,得脫大難。這個流氓的名字就叫蔣雄。

這裏咱們多說一句,三國演義中寫的叫蔣雄,但是也有說是唐狡的,不管怎麼說,李儒認為貂蟬不過一個女人,呂布卻是心腹猛將,犧牲一個女人換取猛將的忠心,這個買賣可以做,這頂綠帽對董卓來說不是壞事,反而是大大的好事。這麼董卓什麼態度呢?老董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他說要好好想想,其實思考就是拖延,拖延就是難舍難決的,這和他當初舍亦兔馬去拉攏呂布時的狀態已經不是一回事了。

實際上,李儒的說服思路、方法、話術都沒有問題。使用楚莊王的例子也是一個很妙的類比,但是李儒忽略了兩點。第一點,李儒忽略了董卓不是楚莊王,他沒有楚莊王的雄心壯誌,更沒有那種心胸和決斷。董卓的弱點就在好色上,並且董卓已經被貂蟬迷的五迷三道的,讓他沒辦法決斷。董卓的猶豫就給了貂蟬反殺的機會。第二點,李儒對呂布的認知是不對的。李儒忽略呂布不是蔣雄,他不是一個感恩的人,呂布是一個見利忘義的好色之徒。為了利益,他敢於殺了幹爹丁原,所以這也注定了李儒的破解是沒有辦法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