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王允又捅了什麼馬蜂窩?把東漢集團徹底玩壞了呢?(1 / 2)

王允又捅了什麼馬蜂窩?把東漢集團徹底玩壞了呢?呂布又為何殺了李肅呢?咱們書接上回。

話說,董卓死了,王允成了東漢的當家人。作為東漢集團的末代董事長,王允本可以力挽狂瀾,拯救東漢的最後一春。可是他玩砸了。王允殺了名士蔡邕後,捅了第一個馬蜂窩,然後他就在捅馬蜂窩的路上一去不複返。

董卓的四個親信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逃到陝西,派人至長安上表求救,人家主動求饒,王允什麼態度呢?董卓那麼跋扈,都是四個人的緣故。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王允為什麼就是不赦免四個人呢?

因為他恨董卓,所以他也恨董卓身邊的幫凶。王允為什麼那麼恨董卓呢?因為這是他權力的基礎,董卓越錯,他就越對。王允急於想通過殺罰立威,根本沒有深入考慮。董卓的西涼軍,現在已經沒了主心骨,也不知道該聽誰的號令。如果換了曹操、劉備,那絕對是連哄帶騙,趕緊收編過來再說。可是在處理這件大事上,王允突然降智了,非要殺了這四人,李傕、郭汜、樊稠、張濟這四人是董卓的親信,招兵買馬不是難事,你不給人家活路,不就是逼著人家造反嗎?

古代處理造反的慣例規則就是首惡必敗,協從不問。既然首惡董卓已經處死了,那麼這四位協從基本是可以赦免的,就算你不想赦免,當下也要先赦免,再考慮以後處理,沒必要激化矛盾。對於他們的處理其實不用著急,這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務。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是穩定朝局,等把朝局穩定下來,把自己的力量集中並穩定下來之後,再處理這些問題,這就是處理問題,要有先後順序,要有輕重緩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王允這人就是太天真,想的是挺好,命令一到,,把這四人一抓這事就成了。可是他忽略了這是在漢代,可沒有手機、電視、互聯網,信息傳遞是有時效的,而且消息傳遞過程中還會不斷走樣。你說西可能就變成東,再說李傕、郭汜也不是一個人,他們是一個利益集團,你說隻殺他四個,大家就真的信嗎?他們能束手就擒嗎?

李傕得到消息,開始是有點慌:求赦不得,咱們各自逃生吧。謀士賈詡攔住:如果棄軍單行,一個亭長就能抓住你,不如騙陝人和本部軍馬,殺入長安,與董卓報仇,事成,奉朝廷以正天下,事敗,再跑也不遲。這裏很多人認為是賈詡挑事。其實你仔細琢磨,如果沒有賈詡的提議,李傕真的會乖乖逃命嗎?沒有賈詡也會有其他人,總之,死路誰都不想走,大家隻想走活路。

那麼為什麼賈詡要出這個頭呢?賈詡祖上是西漢賈誼,就是寫《過秦論》的那位天才,賈詡從小就才智超群,後來舉孝廉出身為官。在董卓進京掌權後,賈詡在董卓女婿牛輔帳下為官,王允專權之後,對董卓的故舊進行清算,也就意味著賈詡永無出頭之日,賈詡之前還是想著大漢呢,也看不上董卓,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為董卓集團出過什麼像樣的主意,但是現在不行了,他是一個有夢想的青年,王允不敢給他出路,他自己就得找條出路。

李傕按照賈詡的規劃,四處散布謠言:王允要把涼州給殺光、、燒光搶光,寸草不生,恐怖情緒渲染的差不多了。李傕振臂一呼:反正都是要死,不如拚上一把,然後果然一呼百應,事實證明,除了共同利益,共同的敵人也同樣能團結人,當即聚眾十餘萬,分兵四路,殺奔長安,途中又遇董卓女婿中郎將牛輔,引軍五千人,去給老丈人報仇。

牛輔也是夠慘的。董卓進京享福,他留守後方,福他是一天沒享。董卓一死,他跟著也成了朝廷要犯,兩家合並一處,誰的兵多誰老大,李傕總司令牛,輔做先鋒,再說王允聽說西涼兵來了,他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呂布開會,小布,你說怎麼辦呀?呂布一拍胸脯:司徒放心,量此鼠輩,何足數也。

這裏又是一個有趣的地方。王允是司徒,他應該召集群臣開會,朝廷裏能成幹吏還有不少呢,之前剿滅黃巾軍的黃甫嵩就在朝中,可是他為什麼偏偏隻和呂布商議呢?因為呂布不會反駁他呀,歸根到底,王允這個人就是要享受專權的快樂。但凡他想著聽聽大家的想法,就不會做出不赦免李傕等人的決定,招致今天的禍害,他不想開會,也不敢開會。開會的話,大臣們估計得罵死他,而且開會的結果。他閉著眼也能猜到。

李傕造反是一起政治事件,就是一起大規模的群眾上訪,完全有和平解決問題的希望,那就是赦免李傕等人,不但要赦免,還得給他們高官厚祿,這就是讓王允低頭,讓他認錯。王允死都不會幹的,所以他直接就讓呂布上了,這就是要一條道跑到黑的節奏,呂布有勇無謀,一聽打仗,整個人都來精神了,隻要敵人不搞群毆,就沒有我呂布打不贏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