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就幾千的人馬,卻敢打曹操救援陶謙,他是不自量力嗎?咱們書接上回。
話說,劉備帶著兄弟風風火火的來給孔融幫場子,管亥望見救軍來到,親自引兵迎戰。他看劉備兵少,就沒當回事,這是狗眼看人低,看不起老劉呀,火龍果三兄弟與太史慈立馬陣前,管亥惡狠狠衝出來,太史慈想要出峰,被關羽早了一步,管亥怎麼能是關二爺的對手。數十合之後,青龍刀起,劈管害於馬下,咱不知道是斜著劈還是豎著劈,反正管亥的死狀應該挺慘。不過,他能和關二爺陣前打個十幾個回合,也算是個有點武力值的選手了。
救援孔融還是很簡單的。三下五除二,解決問題,孔融接劉備進城,雙方行禮,大擺慶功宴,酒席宴上,孔融帶著糜竺來見劉備,把徐州的戰況分享給他,糜竺看到劉備,一眼就相中了,就是長相,看一眼就忘不了,糜竺講述了張闓殺曹嵩的事件經過,講到了曹操正在進攻徐州。
劉備一聽,立刻正義感爆棚:陶謙是仁人君子,不該受這無辜之冤。孔融一聽,這事有門,就趕緊鼓勵老劉,你是漢室宗親對不對?你看著曹操殘殺百姓不忍心對不對?你特別痛恨那種以強欺弱的人對不對?所以,你何不與融同往救之啊,孔融果然是高手,用漢室宗親捆綁劉備,劉備一聽,原來在這等著我呢。
老劉一聲長歎:不是我推辭,你看我手下就這麼點人,恐怕不夠曹軍塞牙縫的,孔融一看劉備,這是打退堂鼓呀,加把勁繼續攛掇他。我救陶謙,雖是因為舊誼,但主要還是為了大義,難道劉備你就沒有仁義之心嗎?大家看孔融又用大義與仗義之心再次道德綁架,劉備是沒法再後退了。
因為仁義二字,可是劉備亂世立足的根基,如果不救,到時候孔融給他一宣傳,以後自己在道上,還混不混了?孔融能用這兩個虛名套住劉備,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此時劉備身份地位,他確實是需要名望,有了名望,劉備的事業才能打開局麵,所以他必須得上,但是人少怎麼去,還是得借人。
劉備道:既然如此,請文舉先行,容備去公孫瓚處,借三五千人馬,隨後便來,聽劉備這麼說。孔融還是不放心,去借兵,要是借不到是不是就不來了呢?所以他提醒劉備:你可不要失信啊,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劉備是何許人也?當世的英雄,豈能說話不算話?劉備道:聖人雲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我劉備說話是算數的,你放心,那孔融也不好再說什麼,也不能非拉著劉備走啊,隻好叫糜竺,先回徐州去報信,他便收拾起程。
眼看孔融危機解除,太史慈就站出來告辭了,太史慈道:我奉母命前來相助。既然事情解決了,揚州刺史劉繇與我是同郡,他用書來喚我,我不敢不去,咱們就此別過。太史慈要走,孔融也沒有挽留,以金箔相謝。但是被太史慈給拒絕了,哥們,我是義務幫忙,拿錢不就成打手了嗎?就這樣,太史慈露了一麵就閃身下線。
趙雲和劉備一見如故,而同樣是猛將的太史慈,為什麼沒有產生類似的感情呢?因為太史慈這個人不像趙雲那麼有理想,為了百姓奮鬥,太史慈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就是單純的辦事。太史慈的故事,我們後文再說。
單說劉備去見公孫瓚,說了想要救徐州之事,公孫瓚就納悶了,曹操與你沒仇吧,幹嘛替別人處理啊,對你有什麼好處?對我又有什麼好處呢?你去和曹操開戰,打敗了損失是我的,曹操還得恨我,打贏了好處是你的,我啥戰利品和名聲都撈不到,不管打輸打贏都對我沒好處,這買賣太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