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無奈點頭,寫信給劉備,然後迅速拔寨退兵。咱們再回到徐州。陶謙得到了曹操的信,大喜,劉備這麼有麵子的嘛,一封信就讓曹操退兵了,太牛了。
於是,請孔融、田凱、雲長、子龍等赴宴,必須開party慶祝一下,在徐州解圍的慶功宴上。二讓徐州開始上演。陶謙請劉備上座,拱手對眾人道:老夫年邁,二字不才,不堪國家重任。劉公乃帝室之青,德廣才高,可領徐州,老夫情願乞閑養病,陶謙當眾宣布,要把徐州給劉備了,這次可以說是非常的誠信了。
但是劉備再次拒絕,我是見義勇為來的,不是趁火打劫來的。我要是拿了你的徐州,我不就成袁紹了嗎?糜竺也跟著勸說劉備:如今漢室陵遲,海宇顛覆,樹功立業。
正在此時,徐州殷富,戶口百萬,劉使君領此,不可辭也。陶謙從國家的責任入手勸說劉備,糜竺就是從實打實的利益入手,難道你就不想在亂世中成就一番事業嗎?
但是劉備還是一口拒絕,然後陳登也出來勸,你別不好意思了。你不是搶,是陶謙身體不好,該退休了,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了。但劉備還是拒絕,不但拒絕他還甩鍋。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內所歸,近在壽春,何不以徐州讓之?
劉備這話一出,差點沒把孔融給氣出心梗,張嘴就是國粹,袁術塚中枯骨,何足掛齒,今日之事,天與不取,悔不可追。
在三國被罵排行榜上。董卓第一,袁術就是第二,大家知道什麼叫塚中枯骨嗎?就是墳墓裏腐爛的骨頭,咱們知道孔融也算是世家大族,他都看不起袁術,袁術得多討人厭。陶謙看劉備不接受,眼淚都流下來了,使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
陶謙這話就很有意思,他讓徐州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劉備留下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老頭都哭了,關羽看不下去了,也跟著勸。既然陶備這麼誠心,哥哥你就暫領州事,幹一陣子再說呢,張飛也勸,又不是我們強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讓,何必苦苦推辭!多好的機會啊,連關羽和張飛都動心了。但是劉備還是拒絕,你們是想陷我於不義了,陶謙沒得辦法,隻好主動讓了一步。如玄德不肯從,此間有個叫小沛的地方,可以屯軍,請玄德暫住此地,以保徐州,如何呀?
這下劉備終於同意了,沒有根據地的劉備到底為啥不接受徐州呢?客觀的講,陶謙白給劉備一個徐州,劉備的確是撿了一個大便宜。然而我們仔細想一下,當時的形勢就知道,這個大便宜其實是個燙手的山芋。徐州外有袁術和曹操對徐州虎視眈眈,內有徐州各種錯綜複雜的士族勢力。劉備一個外人能駕馭?
劉備現在隻是一個小小的平原相,他沒有實力接管徐州,老劉自己說的很清楚,他覺得曹謙應該把徐州讓給袁術。如果袁術拿到徐州,袁術就得和曹操玩命,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但劉備若拿了徐州,勢必就要正麵和曹操公然為敵了。所以接手徐州之事,劉備必須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劉備有自己的發展計劃,他要先積累名聲,到時候,他再舉起義旗,必然民心所向。
劉備現在還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雖然身處逆境,但是自覺比曹操和袁紹不同,他們可以不要臉,他劉備可做不到,劉備困於道德,反而阻礙了他的進步。劉備隻有從一個理想主義者變成現實主義,但他的人生才會更進一步。
宴會結束,趙雲領兵辭去,玄德揮淚告別,孔融、田凱帶兵也走了,火龍果三兄弟就住到了小沛,修茸城垣,撫諭居民。
徐州戰士告一段落,再說曹操被呂布投家,他能否力挽狂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