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很自信的說道:明日呂布必來燒林,長堤的伏兵,截斷他的後路,呂布還能捉不住嗎?
果然如曹操所料,呂布回城就找陳宮商量,陳宮提醒呂布:曹操詭計多端,你不可輕敵啊。呂布不以為然;我用火攻,可破伏兵。呂布還覺得自己很聰明。可是這次陳宮也沒有攔著他,為什麼呢?陳宮是個戰略家,具體的戰術,他並不是很懂,隻能由著呂布微操。
次日,呂布留陳宮、高順守城,自己引大軍殺來,遠遠望見,林中有旗。呂布更加認為自己判斷沒錯,屈兵大進,在樹林四麵放火,可是燒了半天,居然沒有一個士兵跑出來。呂布頓感不妙,就準備攻擊曹操的大營,就在此時,鼓聲大震,從寨後殺出一標人馬。呂布縱馬趕去,一聲炮響,長堤內伏兵盡去。呂布的六大將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典韋、李典、樂進縱馬殺來,曹操終於找到了戰勝呂布的秘訣,就這個陣容群毆呂布。
呂布二話不說,落荒而走,呂布這個人還是挺機靈的,一點都不死腦筋,打不過就跑,一點都不丟人。可是從將成廉反應慢了一拍,被樂進一箭射死。經此一戰,呂布軍團直接損失三分之二,敗卒回報陳宮,陳宮長歎一聲:空城難守,還是趕緊逃吧。
於是,陳宮和高順保著呂布老小,放棄定陶,逃跑了。曹操殺入城中,勢如破竹,張超自刎,張邈投奔袁術,山東一境,盡被曹操所得。曹操終於成了名副其實的山東一哥。
再說呂布逃走,陸續會和部隊,更關鍵的是,他找到了陳宮,注意,原文這裏的用詞,陳宮亦已尋著。也就是說,陳宮是他特意找的,為什麼要找陳宮呢?一是他的家人還在陳宮手裏。
二是陳宮對他很重要,這可是他唯一的參謀呀。我覺得還有第三條,呂布這個人還是很重視手下兄弟的,不然他手下的將領,為什麼對他不離不棄呢?
正史上,兗州之戰,從公元一九四年元月打到公元一九五年年底,曆史差不多兩年,曹操和呂布二人開始都認為自己能迅速擊敗對方,結果兩人在濮陽相持了一百多天,也不能決出勝負,然後又遇上蝗災,雙方都缺糧,被迫各自退軍,找吃的去了。
休戰期結束後,兩軍再次交戰,形勢完全反了過來。呂布軍變成了垃圾,與曹操在交手呂布被打的丟盔棄甲。呂布從曹操那奪得的地盤一失再失,終於被打成了流寇,無處躲藏。
呂布為什麼會失敗呢?首先是軍事問題,不是呂布不能打,他個人的戰鬥力沒有問題。但是戰爭是兩個集團的事情,僅憑一人是不行的,其次是謀劃問題。荀彧為曹操設定了深耕固本的核心戰略。而呂布自是勇猛,剛愎自用,手下除了陳宮之外,就沒有能力出眾的謀士,關鍵是他還不聽,單純以武力是穩定不了兗州局勢的。
休戰期,曹操能迅速找到糧食補給,恢複元氣,反觀呂布還在到處找糧,何況兗州上下心向曹操,呂布敗退兗州是遲早的事,一點都不奇怪。呂布的領導能力與水平比曹操差太多,僥幸是可能成功,但是穩定發展,彼此較量,整體實力。呂布與曹操相比,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兗州之戰,除了曹操和呂布雙方的士兵死傷無數外,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長時間的戰亂,很多百姓舉家逃亡,流離失所,又爆發了嚴重的蝗災。老百姓除了遭受刀兵之苦外,餓死病死的不計其數,交戰雙方根本不管百姓死活,甚至縱兵為禍,導致兗州地界千裏無雞鳴,白骨露於野。說到底,戰爭到最後受苦的還是百姓。
話說,呂布雖然輸了,但是他不服呀。呂布曰:吾軍雖少,尚可破曹,他要引兵重奪兗州,後續又發生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