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曹操違反自己定的軍法,卻不能斬他割發代首是不是詐術?(2 / 2)

看曹操演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郭嘉就說了,古者《春秋》之義,法不加於尊,丞相總統大軍,豈可自戕?曹操聽完之後,沉吟良久,為什麼要沉吟良久呢?

因為郭嘉引用經典比主簿的要好,但這個理由也有不足,隻解決了保命的問題,沒有解決法令權威的問題。對於郭嘉的方案,曹操還是覺得不夠,但是目前好像沒有人能給出更好的理由了。所以曹操想了很久,這個台階還得下,要不然待會想下,就下不來了。

曹操隻好很為難的說,既然春秋有法不加於尊,我就姑且先赦免了我自己吧,免了是免了。

接下來曹操的動作才是最牛的。他用劍割下自己的頭發,扔到地上說,死罪免了,暫且割下頭發,代替斬首的刑罰吧。然後,他派人發布公告,傳示三軍,丞相踐踏麥田,本來應當斬首以號令三軍,但是《春秋》有規定,法令不適用於尊長。

現在丞相割下頭發來代替斬首,這是曹操自己給出的最終方案,確實是一個完美的方案,他使用了郭嘉提供的理由,再加上割發代首這一招,高明至極,割發代首這段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曆史事件,但對此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分歧。

不少人評價割發代首是曹操的詐術,為《三國誌》作注的裴鬆之就認為,這是曹操的酷虐變詐。三國演義作者顯然也是這個觀點。作者在描述了這個故事後,還特意加上了一段古人的詩句,表達自己的態度。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發權為首,方見曹瞞詐術深。

這裏我認為曹操這不是用詐術逃避刑罰。他最大的目的是為了嚴明軍紀,作為全軍統帥,為了執行軍法,將自己處死,顯然是不可能的。古代有一種剔發的刑罰叫做髡刑,是當時一種嚴厲的刑罰,曹操割法相當於自傷身體,而且古代講究孝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曹操這麼做,無疑是對法令給尊重,他這麼做,就是為了告訴將士,就算我曹操違反了軍令,也是要受到懲罰的。

這時候,將官們和士兵們肯定想了,丞相他是三軍扛把子,他割自己的頭發沒有問題。如果我犯罪了,他肯定不能割自己的頭發,他就得割我的腦袋呀。所以,三軍無不驚恐,所有人都謹遵軍令,隻能說曹老板是真的有水平,絕對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與權謀家。

咱們再說,張繡聽說曹操引兵來了,一麵趕緊寫電報給劉表,你可得趕緊來救我呀。我可頂不住曹軍的猛攻,一麵先領兵出城迎敵,兩軍對陣,張繡看見曹操,就想起了自己的嬸子,想起了自己叔叔頭上的翡翠色。

張繡出馬指著曹操就罵:你給我的叔叔戴綠帽子,你是假仁義,無廉恥之人,與禽獸何異。

這曹操就很不爽,你情我願的事,能算沒有廉恥嗎?曹操大怒,令許褚出馬,張繡令張先接戰,隻三合,張先被許褚斬於馬下,張繡軍大敗。

曹操引軍趕至南陽城下,張繡閉門不出。曹操圍城攻打,看著曹操要攻城,但是又不完全攻城,隻是叫軍士於西門角上,堆積柴薪,會集諸將,看樣子好像就是要在那裏主攻,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會有人在攻城的時候,告訴你在哪裏攻城嗎?不可能呀,尤其是曹操這樣的精細鬼,這其中必然有詐。

所以看事情千萬別隻看表麵,因為有很多人不會按套路出牌,城中賈詡見如此光景,就對張繡說,我已知曹操之意,今可將計就計,正是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賈詡是怎麼將計就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