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知道袁紹是貴族子弟,向來是不怎麼會說話的,問別人借東西,還拽的跟二五八萬一樣,非常傲慢。
曹操看著很不痛快。曹操就問郭嘉,這個袁紹如此無禮,我想揍他,但是又感覺有點揍不過他。那你說怎麼辦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典型的策論應對,相當不容易回答。但是這樣不容易回答的問題,郭嘉硬是整出來一篇洋洋灑灑的千古奇文,十勝十敗論。
郭嘉就說了,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什麼意思呢?劉邦也打不過項羽,這個您是知道的吧,但是劉邦怎麼就贏了呢?劉邦靠的是智取,項羽再強,那也是個武夫。所以我很看好主公您,現在袁紹有十敗,公有十勝,袁紹的兵力雖然強大,但也沒有什麼可懼怕的。
咱們重點看一下,這一段議論很是精髓,就是郭嘉對於袁紹和曹操這兩個人局勢的分析,借鑒意義非常的大。
第一,袁紹繁禮多儀,就是說袁紹這個人特別講排麵,是個事特別多的家夥,但是您就是沒有什麼規矩,率性自然,此乃道勝。
第二,咱們挾天子以令諸侯,咱們在道義上是占領優勢的。
第三,袁紹這個人呢,對自己的下屬過於縱容,沒有規矩,但是您不一樣啊,您嚴肅軍紀,大家都謹遵軍法,所以說您的軍隊比他戰鬥力強。
第四,袁紹外寬內忌,他表麵顯得心胸很寬廣,但他實際小心眼,而您剛好與他相反,雖然什麼都不計較,但心裏清楚,而袁紹用的全是親戚,你用的都是人才,你度量大,此度勝。
第五,袁紹的謀略很多,但是他沒有執行力,也缺乏決斷力,在關鍵時刻下不了決定,您就比較果斷了,有了計策,立即執行。
第六,袁紹什麼功勞都想算到自己頭上。而您作為領導卻不貪功,所以說,人家都覺得您的人品更高,沒有私心。
第七,袁紹這個人沒有遠見,隻看眼前,隻對身邊人客氣,對外麵的人很疏遠,而您就不一樣了,一視同仁,想的非常全麵。此仁勝。
第八,袁紹對於建議隻聽他自個喜歡的,而您是別人拍你馬屁,您都不信,所以您看著比較明白,此名勝。
第九,袁紹是非混淆,主公法度嚴明,此文勝。
第十,袁紹喜歡虛張聲勢,卻不能理解用兵要領,而您能以少勝多,用兵如神。
這是武勝。主公,您有此十勝,各個方麵都比袁紹強,咱們沒有不贏的道理啊。
曹操聽完哈哈大笑道,像你所說,我可怎麼敢當呢?這就是郭嘉著名的十勝十敗論。
毛主席就曾這樣評價過郭嘉的十勝十敗論,郭嘉的十勝十敗論,幾乎涉及了中國兵法思想的各個方麵,切中要害,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古今罕誠。
那麼郭嘉十勝十敗論可信嗎?可信,但是又不能完全相信,袁紹真的有郭嘉說的這麼差嗎?如果真這麼差,他還能成為當時最大的一方諸侯嗎?恐怕早就玩完了吧。
郭嘉的觀點天然就是偏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郭家的立場就是偏向曹操的,所以他的這個措辭就有誇張的成分,無限誇大曹操的優點,無限放大袁紹的缺點,這一大一小之間一對比,與事實上的差距有多大,這就不好說了。
當然,郭嘉不是純粹的拍馬屁,他說十勝十敗。當然是有目的的,首先當然是不能滅了自家的威風,漲了他人的銳氣。最重要的是為了提升曹操的自信,是郭嘉對曹操進行的鼓勵,俗稱打雞血,為什麼郭嘉要給曹操灌雞湯呢?
因為曹操剛和張繡的對戰失敗,袁紹這個時候寫信給曹操,還語氣狂妄,明顯是打壓曹操,語言的殺傷力是很大的。這時候曹操就有點泄氣了,對自身產生了懷疑,心裏邊的勁瞬間就散去了不少,將領身上的氣場,士兵肯定是能感受到的。軍心不振是大忌。
所以曹嘉這一頓雞湯對曹操來說很重要。果然雞湯灌完後,曹操是爆爽,那麼曹操聽完郭嘉家的十勝十敗論是否會對袁紹起兵對敵呢?